历史百科网

特殊凿井法

[拼音]:teshu zaojingfa

[外文]:special shaft-sinking method

在不稳定的含水地层或在含水量大的稳定地层中,为加固井筒围岩或隔绝水流等而采用的凿井法,包括:板桩凿井法、降低水位凿井法、混凝土帷幕凿井法、冻结凿井法、注浆凿井法、沉井法和矿山钻井法。1949年以来,我国采用特殊凿井法施工,顺利地建成了400多个井筒。

板桩凿井法

在松散不稳定地层中,预先在掘进断面的外围依次打入特制的板桩,形成一个超前于工作面的临时支护,然后在其保护下进行掘砌工作的施工方法。本法受桩长和打桩能力限制,使用范围有限,多作为处理局部工程事故的措施。

降低水位凿井法

在不稳定含水层中凿井前,设法降低地下水位,减小涌水量,以增大地层稳定性的施工方法。通常在井筒周围钻若干排水用钻孔,孔内安装带有过滤装置的排水管,用潜水泵或压气泵向外抽水,当排水能力大于地层的补充水量时,地下水位下降并形成含水量按对数曲线分布的降水漏斗。在残留水位以上的地带施工,不受地下水的影响。立井掘进时用本法不能消除残留水压,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性的技术措施。本法随工程条件和设备的不同,在立井中用超前小井和井群(也称井点)降低水位,基岩掘进用泄水孔降低水位。有时也作为沉井法或板桩凿井法施工的辅助措施。

混凝土帷幕凿井法

沿井筒周围划分2~4个相互连接的圆弧形槽段(或一个全圆环形槽孔),用造孔机械钻挖槽孔、用泥浆维护槽壁。槽孔达设计深度并互相连通后,再用垂直导管法在泥浆下灌注混凝土,置换槽孔内的泥浆,并使各槽孔的混凝土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圆筒形混凝土帷幕结构,在其保护下掘砌井筒,可顺利通过不稳定表土层。本法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应用于矿井建设,在我国已建成20多个井筒,净直径2.5~6.5m,帷幕深度20~57m,帷幕厚度0.65~1.1m。帷幕多作为临时支护,有时也作为长久支护的一部分。

帷幕法具有工艺和设备简单,技术容易掌握,钢、木消耗小,准备期短等优点,是通过浅表土层的方法之一。在较深的表土层中使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书目我国矿业学院主编:《特殊凿井》,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和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特殊凿井法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和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21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