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野棉花根


药材名称:野棉花根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基源: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的干燥根状茎。

原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ex DC.[Ellocapitellavitifolia(Buch.-Ham.)Nakai]

形态:植株高60~100cm。根状茎斜生,木质,粗0.8~1.5cm。基生叶2~5,有长柄;叶片心状卵形,长(5.2~)11~22cm,宽(6~)12~26cm,3~5浅裂,边缘有小牙齿,表面疏被短粗毛,背面密被白色绒毛;叶柄长(6.5~)25~60cm。花葶粗壮,被密或疏的柔毛;聚伞花序花20~60cm,2~4回分枝,苞片3,形似基生叶;花梗长3.5~5.5cm;萼片5,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长1.4~1.8cm,宽8~13mm,外面有白色绒毛;雄蕊长约为萼片长的1/4,花丝丝形;雌蕊圆锥形或卵形,密被白毛。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5cm;瘦果有细柄,长约3.5mm,密被绵毛。花期7~10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30卷.图版6∶4~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0~2700m山地草坡、沟边或山林中。分布于我国四川西南部、云南、 东南部和南部。缅甸北部、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药材产于云南、四川、陕西、甘肃、湖南。本品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作“白头翁”使用。

鉴别:干燥根略呈圆柱形,常扭曲,全长10~25cm,直径0.6~2cm。商品大多已断折,外表面棕色至紫棕色,表面粗糙,具纵向凹裂,间或可见支根痕,外皮有时脱落,露出呈裂片状的黄颜色木部。根头部略膨大,顶端附有残存的叶柄基部,密生白色绵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黄颜色,射线色较深,导管部分十数个群束,作放射状排列。根的中心部及射线部分常呈裂隙状。气微弱,味苦。

药性

性味:①《滇南本草》:“苦,微寒。有毒。”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有小毒。” ③《湖南药物志》:“苦,温。有大毒。”

主治:治疟疾,痢疾,脚气,肠寄生虫病,痈疽肿毒。 ①《滇南本草》:“下气。杀小儿寸白虫、蛔虫犯胃。”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肠炎,痢疾。” ③《我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3g;或研末作丸。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湖南药物志》:“治疟疾:野棉花根7~9枚,常山240g,黄豆200g。共煮熟,去药,黄豆晒干研成细粉,酒调为丸、雄黄为衣。疟前服10粒。”

单方应用:①《昆明民间草药》:“治痢疾腹泻,虫积腹痛:野棉花根3~9g,水煎服。” ②《昆明民间草药》:“治跌打内外伤出血:野棉花根3~9g,水煎服。” ③《湖南药物志》:“治痈疽不溃:野棉花根、叶6~9g。水煎服。” ④《湖南药物志》:“治发痒子:野棉花根3株,水煎眼。” ⑤《湖南药物志》:“治蜈蚣咬伤,对口疮:野棉花根捣烂敷。”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肠炎:野棉花根30g。洗净,切碎,加水半面盆,煮沸10分钟,趁热泡洗双脚20~30分钟,每日1~2次。”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痞块:野棉花根15g。甜酒煮。取汁内服,取渣外包,连服3剂。” ⑧《湖南药物志》:“治龋齿痛:野棉花根含口内牙痛处。”

食疗:《湖南药物志》:“治脚气病:野棉花根炖猪脚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博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野棉花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博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128.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