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红萆薢


药材名称:红萆薢

名称出处:《中药材手册》

概况

异名:滇红萆薢(《植物名实图考》),萆薢、小萆薢、白萆薢(云南)。

基源: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土茯苓、黑果菝葜的根茎。

原植物:正品红萆薢一般为无刺菝葜Smilax irei Lévl.。另有2种有时亦用为红萆薢用:土茯苓Smilax.glabra Roxb.(Smilax.trigona Warb.),又名光叶菝葜(《广州植物志》)。黑果菝葜Smilax.glaucochina Warb.,又名金刚藤头(《全国中草药汇编》)。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载:“滇红萆薢长蔓,叶光润,绿、厚,有直勒道,花紫红如粟米作毯”,参照其图,应为无刺菝葜。

形态:无刺菝葜为攀援灌木,茎无刺。叶纸质或薄革质,通常卵形、矩圆状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3.5~9cm,宽1~5cm,先端急尖并具尖凸.基部钝或浅心形,干后一般暗绿色,下面苍白色;叶柄长0.5~1.5(~2)cm,狭鞘约占全长的1/2~2/3。脱落点位于近顶端,一般有卷须。伞形花序具几朵或更多的花;总花梗多少扁平,宽0.5~1mm,一般短于叶柄;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枚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花淡绿色或红色;雄花外花被片长2~2.5mm,宽约1mm,内花被片稍狭而短;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具6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5~7mm,熟时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12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15卷.213.图版68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谷沟边。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土茯苓与无刺菝葜的不同之处为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叶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雌花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7~10mm。花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产甘肃和长江流域以南各地。越南、泰国和印度也有分布。

黑果菝葜与无刺菝葜的不同之处为茎通常疏生刺。叶通常椭圆形。雌花具3枚退化雄蕊。花期3~5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上。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四川、贵州。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晒干。药材主产于四川。

鉴别:块茎较粗大;表面桔棕色微带红,较粗糙,多丁刺和疙瘩,边缘粗糙,带有坚硬突起的细根或根痕,切片表面棕褐色,内心黄颜色、红棕色或褐红色微带紫,质坚韧,含有黄颜色的粗纤维,不易折断,断后不具粉质。气味微弱。以质坚实色红黄者为佳。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土茯苓中含有多种皂甙、鞣质、树脂[1]。黑果菝葜含生物碱、挥发油,己糖、鞣质、植物甾醇及亚油酸、油酸[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分册.1972:444。[2]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56。

药性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苦,平。” ②《云南中草药选》:“苦、淡,平。”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平。” ④《中药志》:“微苦。”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胃、肾三经。”

功效:①《四川中药志》:“祛风湿,分清浊,利关节,解疮毒。” ②《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淋,利水,消炎,解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调经,利水。” ④《中药志》:“祛风湿,利关节,解疮毒。”

主治:①《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痛,腰膝痹痛,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 ②《云南中草药选》:“治风显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疮疖。”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慢性胃炎,月经不调。” ④《中药志》:“治风湿痛,腰膝痹痛,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使用注意:《四川中药志》:“阴虚火旺,肾虚遗精,多尿及腰痛者忌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伟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萆薢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伟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123.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