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明宗时期,他麾下两位大将,即其子李从珂以及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皆英勇善战,却又互相争斗不休。直至李从珂成为后唐皇帝(亦即唐末帝)之后,二人间关系愈发紧张,最终走向公开决裂。
面对李从珂派遣数万大军围攻晋阳城,石敬瑭无力抵抗,晋阳陷入危机之中。此时,谋士桑维翰向他建议寻求契丹人援助。当时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已逝世,由其子耶律德光继位。桑维翰协助石敬瑭撰写求援书信,向耶律德光表达愿认其为主,并承诺击败唐军后献出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河北、山西两省北部)。
石敬瑭的求降行动遭到了部分将领的强烈反对。其中,部将刘知远指出:“向契丹求援,称臣尚可理解;但拜其为主,且割让土地,实属过分。”石敬瑭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刘知远的劝告,匆忙派遣桑维翰携此条约前往契丹。
得知石敬瑭所提条件如此丰厚,耶律德光欣然应允,立即派出五万精骑驰援晋阳。石敬瑭与契丹联手,成功击溃唐军。耶律德光抵达晋阳时,石敬瑭亲自出迎,尊其为父,并请教契丹军队为何能迅速战胜唐军。耶律德光洋洋得意地讲述了胜利原因,石敬瑭则表示深感佩服,令耶律德光颇为满意。
经过仔细观察,耶律德光认为石敬瑭已真心归顺,便对他说道:“我跋涉三千里前来救援,终有所获。观汝之仪表风度,足以为中原之主。我欲册封汝为皇帝。”石敬瑭虽故作谦逊,但在众人劝说之下,欣然接受。契丹国主正式册立石敬瑭为皇帝。
石敬瑭登基后,立即履行先前承诺,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借助契丹的支持,石敬瑭挥师南下进攻洛阳。唐末帝李从珂连连败北,被契丹的强大气势吓得意志消沉,整日借酒消愁,坐等灭亡,毫无反抗之心。石敬瑭尚未进入洛阳,唐末帝已在宫中纵火自裁,全家丧命。
石敬瑭在攻占洛阳并消灭后梁之后,顺利登基为皇,国家命名为晋,将首都设立在汴京,史称后晋高祖。他对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心怀感激,曾上书尊称为“父皇帝”,自己则谦卑地自称“儿皇帝”。他还每年向契丹进贡帛三十万匹,并在节日期间派遣使节向契丹国主、皇后及贵族大臣赠送礼物。若有不满,契丹便会遣使指责,而面对这些指控,石敬瑭始终毕恭毕敬,低头道歉。但每当晋朝使者游走于契丹时,契丹官员却往往态度傲慢,言辞无礼。使者回去之后都会把这些令人尴尬的事情披来,令朝廷众人颇为惴惴不安,唯有石敬瑭对此视而不见。
然而依靠契丹力量,石敬瑭做了长达七年的可悲儿皇帝,最终因病离世。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任帝位,称为晋出帝。在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上奏章时,他自称为孙儿,取消了臣仆之称。耶律德光因此勃然大怒,发兵入侵。尽管晋朝军民英勇抗击,契丹仍未能阻止其两度进入中原的步伐。然而郑出帝终究沦为契丹俘虏,后晋也随之崩溃。
到了公元947年,耶律德光进入汴京,自称大辽皇帝(同年契丹国号改为辽)。城中居民闻听辽师入城,纷纷逃离家园。耶律德光登上城楼,命人用汉语宣示:“诸位无需惊慌,我亦为人。本无意至此,实乃他人所迫。我必尽力改善尔等生活。”然而言行不一,他放任辽兵掳掠,引发大规模民怨。中原民众无法忍受辽兵的暴虐行径,纷纷举起义旗。规模小者千余人,大者数万人。他们攻陷州县,斩杀辽国官员。东方起义军声势浩大,连克三州。耶律德光惊恐不已,对左右侍从感叹道:“未料中原如此难以征服。”不久后,他召集晋朝官员宣布:“天热难耐,实难在此居住。欲归返故土探望太后。”于是辽兵无奈退出中原。可惜的是,被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仍然被契丹贵族掌控,成为日后进攻中原的重要据点。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阿火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儿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阿火;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