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竹卷心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异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竹芯(《中医药展览特刊》)。
基源:为禾本科刚竹属、箣竹属和牡竹属中一些竹种的卷而未放的幼叶。
原植物:正品竹卷心一般指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Mitf)Stapf(Phyllostachys henryi Rendle),又名甘竹(《广群芳谱》),白竹(江苏),毛金竹(浙江)。另有数种也较广泛供药用:粉单竹Bambusachungiii McClure[Lingnania chungii(McClure)McClure]。慈竹Dendrocalamus affinis Rendle[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McClure]。小簕竹Bambusa flexuosa Munro
历史: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治火伤,烧存性。油调搽”。《本草再新》:“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清暑利湿,止渴生津。”毕培曦《中医药展览》特刊:“竹芯(竹针)为分枝上卷而未展开的幼叶,能清热去烦,消暑止渴,治小儿夜啼等。常用的有粉单竹、慈竹,小簕竹等”。今将小簕竹与淡竹的区别比较如下:
小簕竹每节具多数分枝,而且其竹秆基部分枝具刺的特点为其主要特征。笋期秋季。(图见《我国竹谱》.19页.图2幅)因其秆基具刺常被农民植于村落周围作绿篱与防御之用。分布于广东、海南与香港。
余项参见“竹茹”条。
药性性味:《本草再新》:“苦,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效:清心除烦,消暑止渴。
主治:烦热,小便赤黄,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衄血,火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火伤,烧存性油调搽。” ②《本草再新》:“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消暑利湿,止渴生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不宜久煎。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光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竹卷心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光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