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老鼠瓜


药材名称:老鼠瓜

名称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概况

异名:槌果藤(《新疆中草药手册》),菠里克果( 尔名)。

基源:为白花菜科槌果藤属植物刺山柑的鲜或干根皮、叶及果。

原植物:刺山柑Cappans spinosa L.(Capparis nepaulensis DC.;Capparis murrayana Grah.),又名野西瓜、抗旱草、勾刺槌果藤(《全国中草药汇编》)。

形态:散生灌木,匍匐或悬垂,植株光滑或具柔毛。根粗壮,皮厚,黄白色。单叶互生,具柄,长3~7mm;叶片纸质,叶卵圆形、倒卵形、圆形或椭圆形,长2~4cm,宽1~3cm;托叶2枚,刺状,坚硬,棕褐色。花大,单生于叶腋,花梗长4~9cm,无毛,在果期增粗;萼片4,长圆状卵圆形,长1~2cm,宽0.5~1cm;花瓣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倒卵形,长1.5~3cm,宽0.6~2cm;雄蕊多数,长于花瓣。果为浆果状,椭圆形至倒卵形,熟时淡红色,干后常4裂,内果皮鲜红色;具子房柄,长2~7cm。种子多数,深褐色,具辛辣味。花期5~6月,果期秋季。(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843页.1696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可高达3500m的山坡砂砾地或干旱低山坡砂石地上。分布于新疆、 。巴基斯坦、孟加拉、欧洲南部及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秋季果将成熟时采收叶、果,剥取根皮,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根含水苏碱(Stachydrine)[1]。

附 种子含结合的阿魏酸和芥子酸(Sinapic acid),种子油含C18不饱和脂肪酸。叶和未开的花含芸香甙[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43。[2]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91。

药性

性味:辛、苦,温。 《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温。有毒。”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根皮、果、叶治急、慢性风湿关节炎,布氏杆菌病。叶治痛风病。 《全国中草药汇编》:“国外有用老鼠瓜腌制的花芽治坏血病者。”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新疆中草药手册》:“治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鲜老鼠瓜根皮4份,果1份;或老鼠瓜鲜叶4份,果1份,共捣成糊状(若稍干,不成糊状时可酌加热白酒适量)。用纱布包敷患部,15~30分钟后取下,每日1次,5天为1疗程。”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奇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老鼠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奇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874.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