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丁公藤


药材名称:丁公藤

名称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概况

基源:为旋花科丁公藤属植物丁公藤的根及茎藤。丁公藤属全世界约66种,我国约11种。

原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又名包公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麻辣子藤(广东沿海),斑烈鱼(广东)。

形态:高大木质藤本,长约12m。小枝干后黄褐色,明显有棱,不被毛。叶柄长0.8~1.2cm,无毛;叶片草质,椭圆形或倒长卵形,长6~9cm,宽2.5~4cm,光端钝或钝圆,基部渐狭成楔形,两面无毛,侧脉4~5对,在叶面不明显,在背面微突起,至边缘以内多结上举。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腋生的花少数至多数,顶生的花排列成总状,长度均不超过叶长的一半,花序轴、花序梗被淡褐色柔毛;花梗长4~6mm;花萼球形,萼片近圆形,长约3mm。外面被淡褐色柔毛和缘毛,毛不分叉;花冠白色,长约1cm,小裂片长圆形,全缘或浅波状,无齿;雄蕊不等长,花丝长可至1.5mm,花药与花丝近等长,顶端渐尖,花丝之间有鳞片;子房圆,柱头圆锥状贴着子房,两者长近相等。浆果卵状椭圆形,长约1.4cm。花期6~8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64卷.第1分册.20页.图4∶5-6)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谷湿润密林或路旁灌丛中。分布于我国广东中部及沿海岛屿。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取根及茎藤,切断或片,晒干。药材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鉴别

性状:茎藤常斜切为片或段,直径1~4cm。表面灰黄颜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茎栓皮可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异型维管束)及多数小孔,中心有髓,有的不明显。无臭,味淡。以粗壮、质坚者为佳。

显微 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外壁及内壁木化增厚,或夹有石细胞层。皮层有纤维束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壁极厚,层纹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和细小簇晶。老茎异型维管束发达,韧皮部有大的纤维及多数细小簇晶。木质部导管直径约至350μm;木纤维甚多。有髓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蒸约2小时至无腥臭味,取出,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具有缩瞳作用的丁公藤碱Ⅱ(又名,包公藤甲素,2β-羟基-6β-乙酰氧基-8-氮二环(3,2,1)-辛烷)及东莨菪素,(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和东莨菪甙。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70。

药理

①拟胆碱作用 包公藤甲素(包甲素)0.026%溶液给家兔滴眼可使瞳孔缩小,天然品的作用较人工合成品强。根据其对兔眼缩瞳作用药效动力学研究证明,天然品和合成品的量效曲线有相同斜率和较大收缩效应,但解离常数相差2~3倍。天然品引起的排便、流涎等副作用亦相应减轻[1~4]。 包甲素对离体大鼠肠肌M-胆碱受体的解离常数为毛果芸香碱的1/39,表明包甲素对M-受体的亲和力是毛果芸香碱的39倍,包甲素的较大效应是毛果芸香碱的1.6倍,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内在活性。阿托品与包甲素呈竞争性拮抗关系。上述结果提示,包甲素属作用强大的M-胆碱受体激动剂[5]。应用包甲素溶液给家兔滴眼后,与毛果芸香碱一样,都能使眼前房水cGMP含量增加,前者作用更强,且有使cAMP含量降低趋向,与副交感神经对环核苷酸的影响相一致[6]。 ②其它作用 家免iv注0.025%包甲素0.5ml,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7];离体大鼠心脏灌流试验证明,包甲素能显著减慢心率,增强心缩力,降低氧耗,降低组织间液中钾离子[8]。应用小鼠热板法证明东莨菪素有镇痛作用,对大鼠蛋清性及右旋糖酐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9]。东莨菪素有抗肿瘤作用,在体内对小鼠淋巴白血病有抑制作用[10]。在体外,对鼻咽癌9KB的ED50为100μg/ml[11]。东莨菪素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能明显对抗组胺或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痉挛,对组胺喷雾引起的喘息和抽搐有一定保护作用;对大鼠气管引流法和小鼠酚红法有祛痰作用;对离体回肠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所致痉挛[12]。

毒性:小鼠ip包甲素苯甲酸盐的LD50为8.85±1.2mg/kg,中毒症状系强烈的拟胆碱作用所致。急性中毒组织病理检查小鼠及猴大致相同,主要是内脏器官瘀血。亚急性给药试验提示有一定蓄积性;慢性滴眼试验,兔内眼及外眼部未见任何明显损害;正常志愿者滴眼试验和毛果芸香碱类似,虽有短暂球结膜血管扩张,但毫无不适感觉;解毒试验证明,阿托品是一个高度特异性解毒剂,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安全保证[13]。小鼠应用东莨菪素的LD50 ig1.39g/kg,ip 0.85g/kg[12]。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79;14(12):731 。[2] 药学学报 1981;16(6):454 。[3] 药学通报 1981;16(1):40 。[4]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86;6(1):40 。[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83;3(2):44 。[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83;3(3):55 。[7] 药学通报 1981;16(4):243 。[8]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86;6(2):130 。[9] 中草药 1981;12(5):197 。[10]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43 。[11] J Pharm Sci 1976;65(6):912 。[12] 中华医学杂志 1975;55(9):627 。[1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86;6(4):294。

药性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解表发汗,驱风湿,除痹痛,消肿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浸酒擦。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风湿骨痛及神经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支2ml,含原生药5g。每次2~4ml,每天1~2次,肌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文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丁公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文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85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