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剪刀草


药材名称:剪刀草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

异名:四季青、野香草(浙江)。

基源:为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细风轮和邻近风轮的全草。

原植物:细风轮菜Clinopodium gracile(Benth.)Matsum.[Calamintha gracilis Benth.;Satureia gracilis(Benth.)Nakai]及邻近风轮菜Clinopodium confine(Hance)O.Ktze.(Clamintha confinis Hance)]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8~25cm。茎细四棱形,基部匍匐,上部直立或斜生,被微柔毛。叶对生,卵形或卵状菱形,长1~3cm,宽0.8~2cm,顶端钝或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长3~15mm。轮伞花序腋生或于枝顶排列成总状;苞片很小,短于花梗;花萼筒状,呈二唇形,长约3mm,外面脉上被短粗毛,5齿裂,上唇3裂齿短,三角形,果时向上反折,下唇2裂齿略长,顶端钻状平伸,齿缘被睫毛,宿存;花冠筒状,二唇形,粉红色至淡紫色,较花萼长,外面被短柔毛,上唇近圆形,顶端微凹,下唇3裂,裂片圆形;雄蕊4,其中2枚退化;子房上位4裂。小坚果4,倒卵形,淡黄颜色,光滑。花果期3~9月。(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下册.1080页.图1104)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沟边、田塍边、墙脚边。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

邻近风轮菜与细风轮菜的主要区别为轮伞花序通常均为腋生;花萼仅下唇2裂齿边缘具睫毛,外面脉上无毛。(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下册.1080页.图1105) 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岸草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及贵州。

生药

采集:6~8月采收全草,晒干。药材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鉴别:茎枝柔细,直径不过1mm,表面紫棕色,有纵棱,折断面黄棕色。叶皱缩卷曲,黄棕色或淡绿色,质脆易落。上部花穗仅留黄绿色的花萼,花冠多已脱落,有时残存黄白色的小坚果。气微,味微苦。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性味:苦,辛,凉。《饮片新参》:“苦,平。”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消肿。

主治:感冒,头痛,菌痢,肠炎,乳痈,疔疮,跌打损伤,血崩,荨麻疹。 ①《饮片新参》:“消疮肿丹毒.虫咬伤。”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痈疖,乳腺炎,无名肿毒,刀伤,过敏性皮炎。” ③《苏州本产药材》:“治乳痈,疔疮。” ④《泉州本草》:“妇人血崩,乳痈,赤白痢,痈疽肿毒。” ⑤苏医《中草药手册》:“治肠炎,白喉,咽喉肿痛,痈疽疮疖,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⑥《江西草药》:“跌打损伤,感冒头痛,中暑腹痛。” ⑦《湖南药物志》:“行气,散血,消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者30~60g);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湖南药物志》:“治小儿食积:剪刀草、公母草各6g,隔山消5g,槟榔、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服3次。” ②《江西草药》:“治感冒头痛:剪刀草9g,生姜2片,葱白2个。水煎服,每日1剂。” ③《江西草药》:“治中暑腹痛:剪刀草15g,青木香根6g。水煎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①《泉州青草药》:“治痢疾:鲜剪刀草30g。水煎服,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 ②《泉州青草药》:“治乳痈:鲜剪刀草30g,红糖30g,加水炖服。另用鲜叶30g捣烂外敷。” ③《泉州青草药》:“治跌打损伤:鲜剪刀草绞汁浸酒服。”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剪刀草煎水外洗。”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剪刀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72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