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石鮅鱼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桃花鱼(《脊椎动物分类学》),宽鳍鱼(《鱼类分类学》),鮅鱼、双尾鱼(《我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为鲤科动物宽鳍的全体。
原动物:宽鳍Zacco platipus(Schegel)
历史: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石鮅鱼,出南海方山洞中。长一寸背里腹下赤,南人取之作鲜。”《中药大辞典》、《我国药用动物志》均收载。
形态: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头短。吻钝,口端位,稍向上倾斜,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平整,无齿口。唇厚,上颌骨后延至眼后缘。无须。眼较小,位于头侧稍近吻端。下咽齿3行,顶端尖,略呈钩状。鳃耙外侧8~9,鳃耙短而尖,排列稀疏,鳃丝细长。鳞较大,略呈长方形,在腹鳍基部两侧有一延长的腋鳞,侧线鳞41~50。背鳍条2、7,起点稍近于吻端,或与腹鳍起点相对。胸鳍条1、13~15,长而末端接近或达到腹鳍起点。腹鳍条1、8,距臀鳍较距胸鳍为近。臀鳍条3、8~9。尾鳍分叉较深,下叶稍长于上叶。背部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许多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淡红色。胸鳍上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尾鳍灰色,尾鳍后缘呈黑色。
生境与分布:生活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的浅滩,江河的支流中较多,而深水湖泊中少见。以浮游甲壳类、藻类、小鱼及水底的腐殖质为食。性成熟较早,1冬龄鱼即抵性成熟期。生殖季节在4~6月,在较急的水流中产卵。生殖期雄鱼的头部、臀鳍上部出现珠星。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黑龙江、珠江流域。
药性性味:甘,平。有小毒。
功效:杀虫。
主治:疮疥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诗珊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石鮅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诗珊;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