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毛排钱草


药材名称:毛排钱草

名称出处:《广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排钱草、叠钱草(《南宁市药物志》),麒麟片(《广西中药志》)。

基源:为豆科排钱草属植物鳞狸鳞的根及植株。排钱草属全世界约7种,我国约4种。

原植物:鳞狸鳞Phyllodium elegans(Lour.)Desv.(Hedysarum elegans Lour.;De odium elengans(Lour.)Benth.;De odium blandum Van Meeuwen)

形态:小灌木,高0.3~1.5m,茎和枝密被黄颜色短柔毛。小叶3,披针形或长圆形,顶端小叶长5~6cm,宽3~4cm,先端钝或微缺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波状;侧生小叶较小,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4cm,宽2~3cm,基部偏斜;托叶1对,卵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长15~25cm,由多个伞形花序组成,每一伞形花序隐藏于2个长1~3cm的圆形叶状苞片内,花柄长0.2~0.3cm,有短柔毛;萼被短柔毛,齿5裂,外侧2裂齿合生;花冠白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长方形,龙骨瓣较翼瓣小;子房密被绢状毛。荚果宽楔形,长8~13cm,密被银灰色绢毛,先端具喙,通常3节,密被紧贴的银色绢状毛。种子近长圆形,长约2.5mm,暗紫褐色,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9~10月。(图见《福建植物志》.第3卷.133页.图96)

生境与分布:生于荒山、路旁、灌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平。”

归经:肺、脾二经。

功效:散瘀消肿,祛风除湿。

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消肿,去湿滞风热。治跌打,乳疮,咳血,血淋,小儿牙疳及月内锁喉,牙痛,头疮。” ②《广西中药志》:“治疳积,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广西中药志》:“治风湿骨痛:毛排钱草根120g,浸酒500g。每服15~30g,并外擦痛处。” ②《广西中药志》:“治跌打损伤,头疮,乳疮:鲜毛排钱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③《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疟疾,肝脾肿大,跌打瘀肿:毛排钱草干根15~30g。水煎服。” ④《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妇女血崩:毛排钱草根炭15~30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煜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毛排钱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煜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48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