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红天葵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异名:红叶、散血子(《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红水葵、夜渡红(《广西实用中草药选》)。
基源: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紫背天葵的球茎或全株。秋海棠属世界约900种,我国约有90种。
原植物: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ta Hance,又名散血子(《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4~12cm。地下茎块根状,直径约5cm,肉质。叶1片;叶柄长2~6cm,纤细,有长粗毛;叶片卵状心形,长2.5~7cm.宽2~6cm,渐尖头,基部近对称,边缘有不规则尖锯齿,两面伏生粗毛,下面紫色。聚伞花序有花2~4朵;总花梗长超过叶片,纤细;花粉红色;雄花被片4;雌花被片3。蒴果三角形,有3翅,1翅特大,其它2翅线形。花期5~8月,果期7~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41页.图3612)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阴湿石岩上。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
生药采集:春、夏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叶片中含有5种红天葵花青素甙: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3-葡萄糖木糖甙、矢车菊素-3-酰基葡萄糖甙、矢车菊素-3-酰基葡萄糖芦丁糖甙(其酰基不同而为两个化合物)。
参考文献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4):45。
药性性味:甘,凉。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甘、涩,凉。”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酸、涩,凉。”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主治:暑热高烧,肺热咳嗽,咯血,跌打扭伤,血瘀疼痛,疮毒疥癣,水火烫伤。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润燥止咳,散瘀消肿,治外感高热,中暑发烧,肺热咳嗽,跌打肿痛。鲜品捣烂,可敷恶疮疔毒。”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治肺炎咳嗽,咯血,慢性支气管炎。”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凉血活血,消炎止痛。主治咯血,血瘀腹痛,扭挫伤、骨折,汤火伤,癣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捣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天葵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