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叉枝藻


药材名称:叉枝藻

名称出处:《我国经济海藻》

概况

基源:为叉枝藻科叉枝藻属植物扇形叉枝藻的藻体。

原植物:扇形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又名扁枝子、鲍鱼菜、猪毛菜(山东)。

形态:藻体紫红色,干燥后变黑色,软骨质,扁圆丛生,高4~10cm,重复叉状分枝,呈扇形。固着器小盘状,向上生出窄条形复状二叉式分枝。枝扁压,宽1.5~2mm,枝端尖或钝圆,具2裂,边缘有时生有育枝,育枝单条或分枝1~3次。皮层细胞小,髓部细胞大,界限明显。囊果球形,生在末枝或次末位枝上,3~4个排成1列,在枝的两面隆起。(图见《浙江海藻原色图谱》.75页.113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中潮带的岩石上,特别是在石沼的周围。分布于南、北沿海,为我国沿海习见的海藻。日本、越南南部也有分布。本种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海藻。

药性

功效:为琼胶的辅助原料,用于制备细菌培养基,并用作缓泻剂。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阳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叉枝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阳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47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