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山稗子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异名:红果莎、红稗,旱稗、山高粱(《滇南本草》),野红米草、野鸡稗、野高粱(《云南中草药》)
基源:为莎草科苔属植物浆果苔草的果实、根或全草。苔草属全世界约2000种,我国约400种。
原植物:浆果苔草Carex baccans Nees
历史: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以其外部形态、生长环境和药性均有详细记载,观其附图,即为现在的浆果苔草。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丛生。秆粗壮,高60~159cm,三棱形。叶线形、革质长于秆,宽8~12mm。穗状花序排成圆锥状,上部紧密,下部稀疏,长5~30cm;苞片叶状,长于花序;小穗极多数,雄、雌顺序,圆柱形,长1.5~6cm;雌花鳞片长圆形,红褐色,顶端芒尖,脉1~3条。囊苞倒卵形,肿胀,血红色,脉多数,顶端短喙状,有2小齿。小坚果椭圆状三棱形。(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79页.图7388)
生境与分布:生于河边、村旁或山坡疏林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印度、越南和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性味:①《滇南本草》:“果:甘;壳:涩,根叶:苦涩,微寒。” ②《云南中草药》:“果:甘、微辛,微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根:苦、涩、凉。种子:甘、辛,平。”
功效:调经止血,透疹止咳,补中利水。
主治: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麻疹,水痘,百日咳,脱肛,浮肿。 ①《滇南本草》:“专治妇人散经败血之症。” ②《云南中草药》:“果:透表止咳,补中利水;根:止血调经。” ③《中药大辞典》:“凉血,止血。治月经不调,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医 1985;(9):“治口腔溃疡:山稗子20g,生地10g,木通6g,丹皮6g,竹叶3g,甘草6g。每日1剂,并洗患处。或取山稗子100g,水煎加冰糖或白糖频服,日1剂。”
单方应用:①《滇南本草》:“治妇人气血亏损,肾肝血虚,行经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疼,肚腹冷疼,气胀,心慌怔忡,血行淡黄颜色,或3天已止,或5天再行,7~8天又行方止,故有散经败血之名;或月水过多,将成崩症,或已成血崩:山稗子15g。煎汤点水酒服。” ②《云南中草药》:“治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山稗子根60g,红糖、胡椒为引,水煎服。” ③《云南中草药》:“治水痘,百日咳,鼻衄,消化道出血:山稗子全草15~24g,水煎服。” ④《云南中草药》:“治麻疹:山稗子果15g。水煎服。”
食疗:《云南中草药》:“治脱肛:山稗子果60g,炖猪大肠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君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山稗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君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