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发痧藤
名称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概况异名:夜牵牛、毒根斑鸠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过山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基源: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毒根斑鸠菊的根和茎藤。斑鸠菊属全世界约1000种,我国约27种。
原植物:毒根斑鸠菊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
形态:攀援灌木或藤本,长3~12m。枝圆柱形,具条纹,被锈色或灰褐色密绒毛。叶具短柄,叶片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2cm,宽3~8cm,全缘或具浅疏齿,表面除中脉和侧脉被短毛外,无毛或近无毛,背面被疏或较密锈色短柔毛。头状花序通常在枝端或上部腋生,排成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总苞卵球形或钟状,总苞片5层,覆瓦状排列;花冠管状,淡红色或淡红紫色。瘦果近圆柱形,具10肋,被短柔毛;冠毛红色或红褐色,外层少数或无,易脱落,内层糙毛状。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74卷.23页.图版971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1500m的河边、溪边、山谷阴处灌丛或疏林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性味:苦、辛,凉。有小毒。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微温。” ②《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辛,温。” ③《中药大辞典》:“苦、辛,微温,有毒”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凉,有小毒。”
功效:疏风清热,舒筋活血,截疟。
主治:感冒发热,赤眼,牙痛,喉痛,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疟疾。 ①《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株:解热,祛火,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痛,腰肌劳损,感冒发热,疟疾。” ③《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祛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 ⑤《福建药物志》:“祛风截疟,舒肝活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
使用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疟疾:过山龙根12g,水煎服。”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牙痛:过山龙根,切片浸盐水内,每次含1片。”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结膜炎:过山龙根适量,煎水洗。”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跌打损伤:过山龙根适量,捣烂外敷。” ⑤《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皮炎:过山龙藤茎适量,煎水外洗。”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发痧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