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乳菇


药材名称:白乳菇

名称出处:《我国的真菌》

概况

异名:羊脂菌(《滇南本草》)。

基源:为红菇科(乳菇科)乳菇属真菌辣乳菇的子实体。

原植物:辣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L.ex Franch.)Gray,又名辣味乳菇、蘑菇(山西),白帽菌(《湖南主要食用菌和毒菌》)。

历史:《滇南本草》整理小组认为《滇南本草》中的羊脂菌,即为白乳菇。其原文云:“羊脂菌,色白,味甘,性寒。无毒。主治清肺胃,去内热。惟患冷疾腹痛泄泻者忌。”从原文描述中可看出《滇南本草》整理小组把羊脂菌作白乳菇是错误的。因白乳菇鲜时有胡椒样辣味,煮熟后味苦,吃后常使人呕吐,但晒干煮洗后可食。且性温。能追风散寒、舒筋活络,是山西太原市的“舒筋丸”中最主要原料蘑菇的种类之一。故不可能羊脂菌即为白乳菇。《吴蕈谱》载:“杨树蕈,损之有汁者,曰奶浆蕈。…有白面子,…并可食。”“味有辣者。”此即系本菌。

形态:子实体散生至群生,全部白色。菌盖直径6~18cm,厚,中央脐状,后下凹,之后成漏斗状,不粘,光滑,无环带,边缘最初内卷,然后平展;菌肉白色;菌柄圆柱形或向下渐细,中实,无毛,长1.5~6cm,直径1~3cm;菌褶极密,狭窄,分叉,成熟时变成蛋壳色。孢子无色,微粗糙,近球形或广椭圆形,6.5~8×5.5~7.5μm。囊状体梭形,50~60×9~12μm。味苦,乳汁白色。(图见《我国药用真菌》.174页.图67)

生境与分布:生于阔叶林中的地上。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古、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西。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苦,温。 ①《我国药用真菌》:“苦,温。” ②《我国本草图录》:“苦,温,有小毒。”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筋络不舒,腰腿疼痛,手足麻木,风湿痹痛。 ①《我国药用真菌》:“能追风散寒,舒筋活络。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四肢抽搐。” ②《我国本草图录》:“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风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入丸剂。

参考文章含有白乳菇的处方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芷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乳菇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芷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31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