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益母草花


药材名称:益母草花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益母草干燥的初开的花。

原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Thunb.

余项参见“益母草”条。

生药

采集:夏季花初开时采收,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安徽。

鉴别:花朵长约1.3cm,淡紫色至淡棕色,花冠自顶端向下渐细,基部联合成管,上部2唇形,上唇长圆形,全缘,背部密具细长白毛,也有缘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倒心脏形,背部具短绒毛,花冠管口处有毛环生;雄蕊4,2强,着生在花冠筒内,与残存的花柱,常伸出于冠筒之处。花萼及雌蕊多已脱落。气弱,味微甜。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性味:《纲目》:“微苦、甘。”

主治:①《纲目》:“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 ②《江苏省植物药材志》:“民间用作妇女补血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临床应用

食疗:《江苏省植物药材志》:“补血:益母草花和以红糖、乌枣。饭锅内蒸。于冬季,逐日服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思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益母草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思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246.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