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苦楝皮
名称出处:《证类本草》
概况异名:楝皮(《斗门方》),楝根木皮(《纲目》),双白皮(《南京民间草药》)。
基源:为楝科楝属植物楝树的根皮或树皮。楝属全世界约20种;我国有3种,可供药用的有2种。
原植物:楝树Melia azedarach L.,又名苦楝、楝枣树(《江苏植物志》),森树(广州)。
历史:楝列入《本经》下品。《图经本草》称苦楝。苏颂谓:“楝实以蜀川者为佳,木高丈余,叶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紫色,芳香满庭,实如弹丸,生青熟黄,十二月采之,根采无时。”《纲目》入木部乔木类,李时珍按罗愿《尔雅翼》云:“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其子如小铃,熟则黄颜色如金铃,象形也。”参考《植物名实图考》中的楝图,其小叶有明显的浅锯齿,果略成长圆形,可以认为属于本种。
形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褐色,纵裂,幼枝被星状毛,老枝紫褐色,有皮孔。叶互生,二~三回羽状复叶,长20~50cm,叶柄基部膨大;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2~3.5cm,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圆锥花序与叶近等长或较短;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有短柔毛;花瓣5枚,淡紫色,倒披针形,外被短柔毛;雄蕊10枚。果实近球形,长1.5~2cm,淡黄颜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406页.图1398)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向阳旷地、农舍旁,能耐潮湿碱土。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印度、缅甸、老挝、越南及马来半岛各国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但以春末夏初为宜。砍下树干或挖出树根,剥取根皮或干皮,洗净晒干。主产于山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湖北、贵州等地。
鉴别:根皮呈不规则片状或卷片,厚1~5mm。外表面灰棕色或棕紫色,微有光泽,粗糙,多裂纹,余与川楝皮相似。均以除层粗皮及嫩树皮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化学性质含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根皮、树皮主含川楝素(Toosendanin),还含印楝波灵(Nimbolin)A、B,以及梣皮酮(Fraxinellone)、葛杜宁(Gedunin)、苦里酮(Kulinone)、苦内酯(Kulactone)、苦洛内酯(Kulolactone)和苦楝子三醇(Meliantriol)[1]。干皮中还含正三十烷(Triacontane)、β-谷甾醇、葡萄糖[2]。树皮尚含苦楝萜酸甲酯(Methyl Kulonate)[3]。
附 木材含印楝波灵A、B,葛杜宁、苦楝木素(Melianin)A、B。尚含甾醇,多为豆甾醇类[4]。果实含苦楝子酮(Melianone)、苦楝子醇(Melianol)、儿茶精、羽扇豆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3-O-葡萄糖甙、香草醛、肉桂酸和若干新的Tetranortriterpenoids成分[1,5,6]。种子含Limonoid glucoside[7]。叶含具抗病毒活性的植物抑制剂Meliacin[8]。
参考文献[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4。[2] 中药大辞黄.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98。[3]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58。[4] 我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399。[5] CA 1989;110:132168k。[6] CA 1988;108:50758w。[7] CA 1989;110:228592v。[8] CA 1988;109:183113a。
药理①驱蛔作用 苦楝皮醇提取物0.5~2.0%对猪蛔虫头部有麻痹作用[1]。20%苦楝皮流浸膏,0.6%川楝素均不能使猪蛔迅速麻痹,但24小时内先后自发运动消失[2]。川楝素饱和溶液及1%乙醇溶液,使猪蛔虫活动停止较慢,但静止后不易恢复,似有麻痹作用[3]。 ②抗真菌作用 苦楝皮水浸剂(1 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 ③抗肉毒中毒 川楝素0.1~0.6 LD50的剂量(小鼠LD50 iv为14.6mg/ kg,sc为15.2mg/kg,ig为550mg/kg)iv、sc、ig对肉毒中毒小鼠在攻毒前1h给药,均有一定治疗效果;0.9,1.0mg iv或1.0,1.2mgim或35mg po,对肉毒中毒的猴,于攻毒后24h给药,也均有治疗作用[5]。川楝素10-5g/ml,在小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可对抗A型肉毒毒素,能显著延长肉毒中毒标本对间接 收缩反应的麻痹时间的出现,表明川楝素能在神经肌接头处对抗肉毒的阻遏作用[6]。川楝素1.7,3.32,5.0mg/kg sc分别与甘草酸铵170,350,500mg/kg sc,合用,可增强川楝素对肉毒中毒兔的治疗作用[7]。 ④阻遏神经肌接头的传递作用 川楝素10-5g/ml浓度,对小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有麻痹作用,其作用是由于阻断了神经肌接头间的传递功能[8]。川楝素1×10-6~50×10-6g/ml浓度,对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依浓度的出现麻痹时间;川楝素5×10-5g/ml,温度25~37℃,也依温度的出现麻痹时间;川楝素5×10-5g/ml浓度,如提高Ca2+浓度,可使麻痹加速[9]。川楝素1×10-4~1×10-5g/ml浓度,使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在间接 不能引起肌肉收缩时,于终板区可记录到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和终板电位量子含量在川楝素影响下,也逐渐下降,但在下降前有一暂时的升高[10]。
毒性:川楝素对小鼠的LD50,ip为13.8±1.2mg/kg,iv为14.6±0.9mg/kg,sc为14.3±1.5mg/kg,ig为244.2±44.6mg/kg,对大鼠sc的L.D50为9.8mg/kg,对兔iv的LD50为4.2mg/kg;0.1,0.2,0.4mg/kg iv,在猴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可致SGPT升高[8]。川楝素0.25mg/只sc,分1~3次给药,可使小鼠出现垂头、软瘫、颤抖等中毒现象,小鼠膈肌的神经肌接头亚微结构有明显变化,表现为突触裂隙宽度增加,突触小泡数目减少[11]。苦楝皮煎剂临床应用时,患者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面红、头痛、嗜睡,也有出现视力模糊及皮肤搔痒等[12]。苦楝根皮中毒,多数表现为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同时出现瞳孔散大、口干、心率加速、颜面潮红、腹胀,甚至痉挛等类似莨菪类植物中毒症状,认为服药量为50%煎剂,每公斤体重不宜超过12~14ml[13]。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杂志 1948;34(10):443。[2] 生理学报 1958;22(1):16。[3] 中医杂志 1959;(4);42。[4]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5(4):286。[5] 中草药 1982;13(6):28。[6] 生理学报 1983;35(4):480。[7] 中草药 1984;15(7):47。[8] 中草药 1982;13(7):29。[9] 生理学报 1981;33(2):141。[10] 生理学报 1981;33(2):259。[11] 生理学报 1980;32(4):385。[12] 中医杂志 1963;(1):27。[13] 中医杂志 1965;(11):40。
药性性味:苦,寒。有毒。 ①《别录》:“微寒。” ②《日华子本草》:“苦,微毒。” ③《医林纂要》:“大苦,大寒。”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寒。有小毒。”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
主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①《别录》:“疗蛔虫,利大肠。” ②陶弘景:“根:以苦酒摩涂疥;煮汁作糜,食之去蛔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癫,小儿壮热,并煎汤浸洗。” ④《滇南本草》:“根皮杀小儿寸白虫。” ⑤《医林纂要》:“杀疳、治疽。” ⑥《现代实用中药》:“根皮对绦虫、蛔虫、蛲虫都有效。” ⑦《湖南药物志》:“治冻疮。”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杀虫。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疥疮,头癣,水田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鲜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大黄,治蛔虫。 ②配百部、乌梅,治钩虫、蛲虫。 ③配白芜荑,治虫积腹痛。 ④配皂角,治疥疮风虫。 ⑤配当归、薤白,治瘘疮。 ⑥配木香、茵陈,治胆道蛔虫。 ⑦配韭菜,治蛇咬伤。 ⑧配闹羊花、辣蓼草,灭钉螺。 ⑨配大风子、雄黄,治水田皮炎。 ⑩配大柳树枝叶、九里光,治神经性皮炎、蚊子叮伤。 ⑾配青凡木、蒜头,治牛绞肠痧。
方选和验方: ①抵圣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小儿虫痛不可忍:苦楝根白皮60g,白芜荑15g。为末,每服3g,水200ml,煎取100ml,放冷,待发时服,量大小加减,无时。 ②坐肉膏(《刘涓子鬼遗方》)治瘘疮:楝树白皮、鼠肉、当归各60g,薤白90g,生地黄150g,腊月猪脂900ml。煎成膏,敷之孔上,令生肉。 ③楝皮杀虫丸(《药物图考》)治蛲虫:楝根皮6g,苦参6g,蛇床子3g,皂角1.5g。共为末,以蜜炼成丸,如枣大,纳入 或 内。 ④《湖南药物志》:“治钩虫病:苦楝皮(去粗皮)5kg,加水25kg,熬成5kg;另用石榴皮240g,加水2.5kg,熬成1kg,两种药水混合搅匀,成人每次服30g。” ⑤《奇效良方》:“治疥疮风虫: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份。为末,猪脂调涂。” ⑥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治蛇咬伤:苦楝树二层皮、韭菜各120g,加米酒250g,醋120g,炖热放凉后用。伤口先行扩创,用药酒自上而下外擦,药渣外敷,内服少许药酒。” ⑦《中草药学》:“治钩虫:苦楝内皮30g,槟榔15g,制成糖浆60ml,睡前1次,连服2天。” ⑧苦楝子油膏(《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头癣:将苦楝子烤黄研成细粉,加入猪油或植物油调匀,制成50%的油膏。用药棉浸高锰酸钾水洗头,边洗边剥厚痂,然后又用明矾水浸洗,直至厚痂剥尽,露出淡红色头皮。当即用苦楝子油膏涂头皮,约2~3cm,每两日换洗1次。 ⑨川楝片(中医杂志 1959;(4)):“治蛔虫:用川苦楝皮制成片剂(每片含川楝素结晶0.025g)。成人剂量为6~8片;2~4岁2片;4~8岁3~4片,睡前或晨间空腹顿服,或在睡前或次晨分服。” ⑩苦楝片(广西医药研究所《苦楝素资料汇编》)治小儿蛔虫:用苦楝皮制成片剂(每片含苦楝素25~50mg),儿童以5mg/kg体重的剂量疗效较好,或2岁以上服用1片(4岁用2片……14岁用7片),16岁以上用10片。睡前或晨间空腹顿服。 ⑾川楝片(武汉医学院学报 1958;(4))治蛔虫性肠梗阻:以川苦楝皮制成片剂,1岁2片,2~4岁2~3片,5~8岁4片,9~12岁5片,均日服2次,并可根据情况给予50%硫酸镁25ml。 ⑿苦楝根皮糖浆(中原医刊 1987;(4))治小儿肠道蛔虫:鲜苦楝根皮(内层的皮)水煎1-2小时,先制成汤剂,而后加糖(65%)和防腐酸钠(0.3%)浓度成糖浆(含苦楝根皮浓度为200%)。小儿按1ml/kg·d的剂量,分2次服,连服3天。成人服则加量。 ⒀《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治胆道蛔虫:乌梅15~45g(或食醋60g,或山楂15g),黄连或黄柏9~12g,苦楝根白皮15~30g,槟榔12g,使君子12~15g,广木香、川椒各6~9g,大黄、干姜各9g,细辛1.8~3g。水煎服,每日1剂,病情严重者可日服2剂,分4~6次服。虚证上方加党参、当归、白芍、甘草、蜂蜜;实证加芒硝、枳实;寒证加制附片、桂枝;热证加连翘、茵陈、山栀、黄芩。” 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治水田皮炎:先用苦楝树皮泡开水洗患处,然后用雄黄、大风子各30g,梅片0.6g(或樟脑粉0.6g),熟石灰粉15g,共研成细末,撒在患处上。” ⒂《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治神经性皮炎、水田皮炎、蚊子叮伤:苦楝根皮(或枝叶,春夏用枝叶,秋冬用根皮)、大柳树枝叶、号筒杆全草、天青鱼胆各2.5kg,九里光1kg,旱烟杆、花椒树根各1.25kg,明矾250g,食盐90g。加水50kg,煎至10kg,过滤,外搽患处。” ⒃《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杀灭钉螺:苦楝树皮、烟梗各250g,闹羊花1.5kg,辣蓼750g。水煎取汁,喷杀,每亩用100~150kg。” ⒄《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治牛绞肠痧(肚痛):苦楝叶、青凡木、山桔各150g,黄皮叶、山乌桕、桃叶、救必应(铁冬青树皮)各90g,蒜头120g。上药切碎捣烂,冲开水2~2.5kg,并加食盐60g,待出味,凉后1次灌服。” ⒅苦楝皮煎(中级医刊 1964:(3)):“治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用苦楝皮制成25%煎剂,给予200ml作保留灌肠,半小时后再用300~500ml作第2次灌肠,1小时后再用600ml行第3次灌肠,此为1疗程。若经24小时未见排虫,可再行第2个疗程。对严重失水者可先补液矫正脱水。”
单方应用:①《千金方》:“治小儿蛔虫:楝木,削上苍皮,以水煎取汁饮之,量大小多少。此为有小毒。” ②《简便单方》:“治小儿蛔虫:楝根白皮,去粗,1kg,切。水2000ml,煮取600ml,砂锅(熬)成膏,五更初温服30ml,以虫下为度。” ③《斗门方》:“治瘾疹:楝皮浓煎浴。” ④《千金方》:“治小儿秃疮及诸恶疮,蠼螋疮:楝树枝皮烧灰,和猪油膏敷之。” ⑤《湖南药物志》:“治虫牙痛:苦楝树皮煎汤漱口。” ⑥福建中医药 1959;(2):“治顽固性湿癣:楝根皮,洗净晒干烧灰,调茶油涂抹患处,隔日洗去再涂,如此3~4次。”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蛔虫:鲜苦楝皮30~45g,水煎服,连用2~3天,或配大黄90g,后下,水煎加红糖适量,每晨空腹。连用2天。”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疥癣:苦楝皮研粉,醋调外搽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芳林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苦楝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芳林;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