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稀花蓼
名称出处:《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概况基源:为蓼科蓼属植物稀花蓼的全草。
原植物:稀花蓼Polygonum dissitiflorum Hemsl.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70~100cm,茎直立或基部平卧,下部无毛,上部疏生钩状刺,叶有长柄,叶柄疏生刺毛,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3~8cm,顶端渐尖,基部戟形或心形,上面生刺毛,下面沿叶脉生刺毛,两面均具稀疏的星状毛;托叶鞘膜质,褐色。花序为圆锥状,腋生或顶生,苞片矩圆形,有缘毛,花梗细弱,密生红色腺毛;花淡红色,花被5深裂,雄蕊8,短於花被;花柱3。瘦果球形,黄褐色,有光泽,全部包於宿存的花被内。花期5~6月,果期6~7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65页.1130图)
生境与分布:常生长于河边,林下等潮湿地区。分布于我国黑龙江、辽宁、河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区。朝鲜和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药性主治:《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嫩茎,叶:治蛇伤。”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湖南药物志》:“治肝炎,蝮蛇咬伤:稀花蓼60g,水煎服。或捣烂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吉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稀花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吉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