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山麻黄


药材名称:山麻黄

名称出处:《我国药用植物志》

概况

异名:虱子草、千垂乌、蛇咬药(《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芸香科山麻黄属植物山麻黄的全草。山麻黄属仅1种,产于我国。

原植物:山麻黄Psilopeganum sinensis Hemsl.,又名蛇皮草(湖北),裸芸香(《我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

历史:民间药物。《中药大辞典》认为《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臭草,即山麻黄的异名。据考证《植物名实图考》有关臭草的记载及附图与本种不甚相符,可能为另一种植物。

形态:多年生直立宿根草本。各部均着生透明腺点。基部木质。通常由基部分枝,直出,纤细,无毛。叶互生,3出复叶,小叶片薄纸质或膜质,光滑,不等大,卵形或长圆形,长不超出3cm,宽0.5~1cm,先端钝或圆,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边缘反卷。花两性,细小,单花,腋生;花萼基部合生,4~5裂,裂片卵形,长约1mm,不被毛,宿存;花瓣4~5,卵状长圆形,长4~6mm,薄膜质,全缘;雄蕊8~10,较花瓣短,花丝线形,无毛;雌蕊由2心皮合生而成,顶部浅裂,子房无柄,1室,花柱粘合,基部分离,柱头凹入而略增大。蒴果,果皮薄纸质,沿腹缝线开裂。每室有成熟种子5~6粒,肾形,暗褐色,表面有瘤状体,长约1mm。花期3~4月,果期4~5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50页.图2830)

生境与分布:生于小山丘坡上或沿江岸的沙滩旁。分布于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

生药

采集:4~6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地上部分主要含呋喃香豆素:香柑内酯(Bergapt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茴芹香豆素(Isopinellin)、缘状芸香素(Chalepensin)以及3(1,1-二甲基丙烯基)脱肠草素〔3(1,1-Dimethlallyl)herniarin〕等。

参考文献

Biochem Syst Ecol 1988:16(3):291。

药性

性味:微辛,温。

功效:解表,健脾,利水,消肿。

主治:感冒咳嗽,呕吐,水肿,蛇虫咬伤。《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止呕,定喘。治感冒,咳喘,水积病及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诗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山麻黄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诗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222.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