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黄鼠肉


药材名称:黄鼠肉

名称出处:《饮膳正要》

概况

异名:鼲鼠(《说文》),礼鼠、拱鼠(《韩昌黎集》),貔狸(《纲目》),地松鼠、大眼贼、蒙古黄鼠(《我国中药资源志要》)。

基源:为松鼠科动物黄鼠属草原黄鼠的肉。

原动物:草原黄鼠Citellus dauricus Brandt

形态:体长约20cm,尾长约6cm。体形细长,头大,耳壳短小,眼甚大。前肢趾爪发达,大而且直,前足掌裸,后跖被毛。有颊囊。雌体有 5对。全身毛草黄颜色,并杂有褐黑色。额、头部较深,为黄褐色。上下唇及眼圈均为白色。尾毛草黄颜色,夏毛较冬毛短而色深。

生境与分布:栖于草原或沙土地带,穴居。白昼活动,冬眠期较长。食物主要为草本植物的茎、叶,或野菜、大豆幼苗等。并常盗食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亦食昆虫。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药性

性味:李杲《食物本草》:“味甘,平。”

功效:润肺生津,解毒止痛。

主治:诸疮肿毒。

用法用量:《经验良方》:“用大黄鼠1个,打死,清油一斤(500g),慢火煎熬,水上试油不散,乃滤滓澄清再煎,次入炒紫黄丹150g,杨柳枝不住手搅匀,滴水成珠,下黄腊30g,熬黑乃成。去火毒3日,如常摊贴。”

使用注意:李杲《食物本草》:“多会发疮。”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黄鼠,出太原,大同,延绥及沙漠诸地皆有之。辽人尤为珍贵。状类大鼠,黄颜色而足短善走,极肥,穴居有土窖,如床榻之状者则牝牡所居之处,秋时蓄豆粟草木之实以御冬,各为小窖,别而贮之。”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丛梦瑶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黄鼠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丛梦瑶;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21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