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枫香树叶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基源:为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植物枫香树的叶。
原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L. iana Hance;L.tonkinensis Cheval.)
形态:乔木,高可达40m,树杆挺直,老树皮深灰色,具不规则深裂,幼树或中年树的树皮淡灰色,浅纵裂。叶纸质,常为掌状3裂,萌芽枝的叶常为5~7裂,长6~12cm,宽9~17cm,掌状脉5~7条;叶柄长达11cm;托叶线形,红色,早落。雄蕊多数;雌花排成头状花序,有细长花序梗,萼齿5,花后坛长,子房半下位,2室,胚珠多数,花柱2,长约1cm。头状果序球形,直径2.5~4.5,下垂,宿存花柱和萼齿 状。花期4~5月,果期10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264页.图1147)
生境与分布:生于平原或丘陵的向阳沃土上;分布于黄河以南,西至四川、贵州、南至广东、东至台湾。
化学性质含挥发油、黄酮和环烯醚萜已类成分。挥发油含2,3,3-Trimethyl oxepane、(z)-3-己烯-1-醇[(z)-3-Hexen-1-ol]、β-侧柏烯(β-Thujene)、γ-松油烯(γ-Terpenene)、△1(2),8-mentha ne、4-乙酰松油醇[(±)-4-Terpineol acetate]、α-异松油烯、伞形花酮(Umbellulone)、4-松油醇(4-Terpinsol).α-松油醇(α-Terpineol)、驱蛔脑(Ascaridole)、3-壬烯-2-酮(3-Nonen2-one)、β-波旁烯(β-Bourbonene)、β-石竹烯(β-Carryophyllene)、γ-石竹烯、γ-衣兰油烯(γ-Muurolene)、毕澄茄烯(β-Cubebene)、脱氢白菖蒲烯(cis-Calamenene)、茉莉酮(Ja one)和菲(Phenanthrene)[1]o尚含α-蒎烯、β-蒎烯、莰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α-水芹烯、苏合烯及鞣质[2]。其含可水解鞣质有:Liquidambin、Isorugosin A,B,D[3,4]。
参考文献[1] 中药材 1991;14(8):34。[2]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1。[3] CA 1989;111:93878r。[4] CA 1989;110:111696r。
药性性味:辛、苦,平。 ①《闽南民间草药》:“辛、平。有小毒。” ②《泉州本草》:“辛、苦,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脾、肾、肝三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泻痢。
主治:急性胃肠炎,痢疾,产后风,小儿脐风,痈肿发背。 ①《纲目》:“治痈疽已成,擂酒饮,以滓贴之。” ②《岭南采药录》:“取叶,连细枝煎水洗浴,治产后风、风瘫、风肿等症。” ③《广西中药志》:“幼叶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30g;捣汁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闽南民间草药》:“治痈肿发背:枫香树幼叶和老米饭共捣烂,敷患处。” ②《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痢疾:幼枫树枝头嫩叶30g。水煎,去渣,白糖调服。” 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泄泻,幼枫树枝头嫩叶60g。捣烂,加冷开水擂汁服。” ④《闽东本草》:“治中暑:枫香树嫩叶9g。洗净,杵烂,开水送下。” ⑤《闽东本草》:“治口鼻大小便同时出血:枫香树脂、叶(烧存性)各3g。开水冲服。” ⑥《湖南药物志》:“治小儿脐风:枫树嫩尖,捣取汁内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枫香树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