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天荞麦根
名称出处:《李氏草秘》
概况异名:金锁银开(《李氏草秘》),苦荞头(《草木便方》),金荞麦(《植物名实图考》),野荞子(《分类草药性》),蓝荞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荞麦三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蓼科荞麦属植物天荞麦的根和根茎。荞麦属全世界约10种,我国约8种。
原植物:天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Polygonum cymosum Trev.,Polygonum dibotrys D.Don;Fagopyrum cymosum(Trev.)Meisn.)
历史:清《纲目拾遗》引《李氏草秘》云:“天荞麦亦名金锁银开,形若荞麦,治乳痈风毒……”赵学敏按云:“金锁银开乃天荞麦之根,形如累丸,粘结成块,产山上者,皮黄;淤泥中者,皮黑……。”《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有赤地利一条云:“唐本草始著录,李时珍以即为《本草拾遗》中之五毒草,江西、湖南通呼为天荞麦,亦曰金荞麦,茎柔披靡,不缠绕,茎赤,叶青花叶俱如荞麦,长根赭鞭与唐本草说符,为治跌打要药,窃贼多蓄之,故俚医称为贼骨头”所述及所附之图应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全体被白色柔毛。主根粗大,呈节结状,横走,红褐色。茎柔弱纤细,多分枝,具棱糟,淡绿微带红色。单叶互生,叶柄长达9cm,上部渐短,具白色短柔毛;叶片戟状三角形,长宽约相等;顶部叶长于宽,长7~10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全缘或具微波,基部心脏戟形;顶端叶狭窄,无柄,基部抱茎,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脉上有淡白色细柔毛;托叶鞘抱茎。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8cm,具白色短柔毛;花被5,深裂;雄蕊8;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呈卵状3棱形,长6~8mm,先端短尖,红褐色。花期9~10朋,果期10~11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337页.0669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区草坡及林边土层疏松的阴湿处,亦常栽植于屋旁、沟边。分布于我国中部、东部和西南。印度、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宜于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疏松肥沃的湿润壤土均宜种植。用根茎繁殖,在春季或冬季,结合挖收,选取结节状的小根茎作种栽。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每穴栽1~2根,栽后覆土踩紧,施人畜粪水,再盖细土。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冬季倒苗后,割除枯杆,追施堆肥,并培土过冬。虫害有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10~11月采挖,晒干。药材产四川、江西、江苏等地。
鉴别:根呈不规则块状,表面灰紫色,粗糙不平,多疙瘩,并有芽痕及根须。质坚硬,断面略粗糙,淡红棕色,中有裂隙和不规则细纹。气微,味略酸涩。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根茎含对一香豆酸(p-Cou r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绿原酸和赤地利甙(Shakuchirin)[1,2]。还含缩合鞣质原花色素的混合物,包括(-)表儿茶素[(-)Epicatechm]、(-)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3-Galloyl-(一)-epicatechin)、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B-2,B-4、原矢车菊素B-2的3,3′-二没食子酸酯(3,3′-Digalloylprocyanidin B-2),另含海柯皂甙元(Hecogen)和β谷甾醇[3],全草含氯化钾及黄酮类成分:槲皮甙、槲皮素、芸香甙[1],以及槲皮素-3-O-(2”-O-对-羟基-香豆酰基)-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2”-O-p-hydroxy-cou royl)-β-D-glucoside][4]和3′,4′-亚甲二氧基7羟基-6-异戊烯基黄酮(3′,4′-Methylenedioxy7-hydroxy-6-isopenteny Flavone)[5]。又得到5,7,3′,4′-四羟基黄烷-3-醇的C4-C8双聚物(化合物A),在栽培一年的根茎中含量可达9.8%,二年的可达10.2%,为本品主要有效成分[6]。
参考文献[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37 。[2] CA 1988;109:125918f 。[3] 云南植物研究 1989;(2):215 。[4] CA 1988;109:89695v 。[5] J Nat Prod 1989;52(6):1305 。[6] 药学通报 1980;15(8):40。
药理本品所含的对香豆酸体外试验有某些抑菌作用[1],阿魏酸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2]。槲皮素则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3]。
参考文献[1] 药学学报 1982;17(12):951 。[2] 药学学报 1980;15(6):321 。[3] 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078。
药性性味:酸、苦,寒。 ①《本草拾遗》:“酸,平。” ②《四川中药志》:“甘、微苦,平。”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辛,寒。”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主治:咽喉肿痛,痈疮,瘰疬,乳痈,肺痈,头风,胃痛,筋骨酸痛,白带,肝炎,菌痢,虫蛇咬伤。 ①《本草拾遗》:“主痈疽恶疮毒肿,赤白游疹,虫、蚕、蛇、犬咬。” ②《李氏草秘》:“治乳痈风毒,入诸散毒物内,取根2份,生姜1份,水煎服。治败血久病不痊,又洗痔血。” ③《纲目拾遗》:“治喉闭,喉风喉毒,用醋磨漱喉、治白浊,捣汁冲酒服。” ④《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要药。治损伤,活血,止痛,通关节。” ⑤《分类草药性》:“治气瘰,补中气,养脾胃。治疯犬咬伤。” ⑥《天宝本草》:“治腰疼背痛,瘰疬,杨梅结毒,头风疼痛” ⑦《四川中药志》:“治瘰疬,白带,胃痛,吐血,喉痹。” ⑧《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解毒。治喉痹,流火,乳痈,关节肿胀疼痛,筋络伸屈不舒。” ⑨《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祛风湿。治筋骨酸痛,肝炎腹胀。” ⑩《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治肺脓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研末,或捣汁冲酒服。外用:捣汁或磨汁涂。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配焦山楂、生甘草,治菌痢。
方选和验方: ①《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头顶痛、后脑痛,年久不愈:天荞麦根60~120g(鲜品加倍),野菊花180~210g。水煎,冲黄酒、红糖,每日早晚2次分服。” ②《重庆草药》:“治瘰疬痒子:鲜天荞麦根、鲜铁菱角各500g,何首乌(鲜)120g。炖杀口肉服。” ③《中药大辞典》:“治菌痢:野荞麦根15g,焦山楂9g,生甘草6g。煎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①《重庆草药》:“治小儿流口水(脾胃虚火):鲜苦荞头30g,熬水服。” ②《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流火:鲜天荞麦根250g。水煎服。” ③《中药大辞典》:“治化脓性感染初起:天荞麦鲜叶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如炎症严重,病人有恶寒、发热、疼痛者,另用鲜叶30~60g,水煎,分2次服。” ④《中药大辞典》:“治肺脓肿:野荞麦根250g,加水1250ml,置容器内,隔水蒸3小时,得净液1000ml。根据年龄和病情,每次20~40ml,日服3次。 ⑤健康报,1984年12月9日:“提取有效成份制成‘金荞麦双醇片’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治疗各种急慢性肺脓肿,治愈率达7215%,副作用小,不产生细菌耐药性,但对慢性肺脓肿,治愈率为53.3%。”本品为南通中医院我国医科院药物所获1984年国家三等发明奖产品。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天荞麦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