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anjiexing
[外文]:weldability
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又称可焊性。焊接性反映金属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焊接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接合性能:金属材料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决定接合性能的因素有:工件材料的物理性能,如熔点、导热率和膨胀率,工件和焊接材料在焊接时的化学性能和冶金作用等。当某种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经历物理、化学和冶金作用而形成没有焊接缺陷的焊接接头时,这种材料就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接合性能。
(2)使用性能:某金属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其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应性,也就是焊接接头承受载荷的能力,如承受静载荷、冲击载荷和疲劳载荷等,以及焊接接头的抗低温性能、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抗腐蚀性能等。
焊接过程中,焊件经历焊接热过程、冶金反应,以及焊接应力和变形的作用,因而带来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尺寸和形状的变化,使焊接接头的性能往往不同于母材,有时甚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例如,在铸铁焊接时容易开裂,需要预先将焊件加热,或采用特种焊条焊接。铝的焊接用普通手工电弧焊法就难于获得优质焊缝,须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方法。含碳量和合金元素量较高的钢材,由于硬度和强度较高,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需要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对于许多活性金属或难熔合金,宜采用特殊焊接方法,如电子束焊或激光焊,以便获得优质接头。工件材料、焊接方法和产品的使用条件,都会影响工件焊接性。材料制成优良焊接接头所需的设备条件越少、难度越小,则此材料的焊接性越好;反之,需要复杂而昂贵的焊接方法、特殊的焊接材料和工艺措施,则说明这种材料的焊接性不佳。
制造焊接产品或构件时,必须首先评定所用材料的焊接性,以判断所选用的结构材料、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等是否适当。评定材料焊接性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只能说明焊接性的某一方面,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后才能全面确定焊接性。试验方法可分为模拟型和实验型。前者模拟焊接加热和冷却特点或负荷情况;后者则按实际施焊条件进行试验。试验内容主要是检测母材和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机械性能、有无焊接缺陷,测定焊接接头的低温性能、高温性能、抗腐蚀性能和抗裂纹能力等。
参考书目陈伯蠡编:《金属焊接性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明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焊接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明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