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铅丹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黄丹(陶弘景),丹粉(《唐本草》),红丹(《续本事方》),朱粉(《纲目》),东丹(《现代实用中药》),朱丹、铅黄(《药材学》)。
基源:铅丹系用铅经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历史:铅丹最早记载于《本经》。《别录》载:“铅丹生于铅,……”。寇宗奭谓:“铅丹化铅而成。”均表明了是用铅制成。”李时珍引独孤滔丹房镜源云:“炒铅丹法: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消石一两。熔铅成汁,下醋点之,滚沸时下硫一块,少倾下消少许,沸定再点醋,依前下少许消、黄,待为末,则成丹矣。”其原理是将铅生成醋酸铅,再与硫作用成硫化铅,然后氧化成铅丹,消石是加强氧化作用。此古代制法现在有的地方仍在应用。但现今多将铅利用空气氧化制成。天然产者较少。
产地 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
生药鉴别
性状:铅丹为橙红色或橙黄颜色粉末。不透明;土状光泽。手捻之细腻,并染指。气味皆微。
理化:①取铅丹少许,置试管中,加热盐酸后,有氯气产生,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色;并生成白色氯化铅沉淀。 ②取铅丹少许,加稀硝酸,使其溶解;于溶液中加铬酸钾试液,生成黄颜色沉淀。此沉淀遇2N氢氧化铵试液或2N稀硝酸试液,沉淀均不溶解;遇2N氢氧化钠试液,沉淀即溶解。
加工炮制:①古代法研细水飞,候干用厚纸盛锅内炒热取起,地上候冷,又炒又冷,如此9次,去尽铅气,又研如尘听用。 ②铅丹系将金属铅加工成小块,置于铁锅中,加热,以铁铲不断翻动,利用空气中的氧,使铅充分氧化,即得二氧化铅及部分三氧化铅。将块状的二氧化铅放于石臼中,捣碎研末,倒入缸中,加入清水,不断搅拌,漂洗,把粗细粉分开,反复多次,即可全部制成细粉。取细粉,倒入铁锅中,继续加热,不断翻动,使之继续氧化,即得四氧化三铅(铅丹)。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结成块。
化学性质主含四氧化三铅(Pb3O4)或一氧化铅和过氧化铅(2PbO·PbO2)。理论上PbO2为34.9%,但实际上优质品为23%~25%,其极限甚广阔,即PbO2为5%~34%。铅丹的红色颇不相同,但与Pb3O4含量则无甚关系[1,2]。
参考文献[1] Thorpe’s Dictionary of Applied Chemistry.vol.7.4ed.,1948∶217。[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70。
药理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并有抑制粘膜分泌作用。
毒性:铅为多亲和性毒物,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及心血管系统。铅被人体吸入血中后,首先聚积于肝内,然后分布到全身各组织,部分可经胃肠道、肾脏排泄。体内的铅绝大部分(95%),以三铅磷酸盐形式沉积于骨中,并随着血液酸度升高而重新溶解,再由血液进入肝、肺、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中毒。血内铅的浓度增高,能抑制人体活性酶,阻碍卟啉与二价铁的结合,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障碍,而致贫血;直接作用于成熟红细胞,使细胞内钾离子渗出,而引起溶血;损伤血管而致脑、肺血管充血、出血,及眼底出血,还可引起脑水肿、神经胶质变性及局部坏死,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铅对组织有 和损伤作用,引起胃肠炎症变化(急性中毒),肾小管上皮坏死,肝细胞变性。慢性中毒者,齿龈和大肠粘膜有硫化铅所组成的铅线等。
参考文献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20。
药性性味:辛、咸,寒。有毒。 ①《本经》:“辛,微寒。” ②《本草发挥》:“辛,微寒。有毒。” ③《景岳全书·本草正》:“辛、微咸、微涩。” ④《药材学》:“微寒,辛、咸。”
归经:①《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②《要药分剂》:“入肝、脾两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效:解毒,生肌,坠痰镇惊。
主治:外用:痈疽,溃疡,金疮出血;湿疹癣痒,狐臭。内服:惊痫癫狂,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①《本经》:“主吐逆反胃,惊痫癫疾,除热下气。” ②《别录》:“止小便利,陈毒热脐挛,金疮溢血。” ③《药性论》:“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 ④《日华子本草》:“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发,可煎膏。” ⑤《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⑥《医学入门》:“主中恶心腹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熬膏。
使用注意:①铅丹性寒有毒,孕妇及寒性吐逆者忌用。 ②《疮疡外用本草》:“铅丹为铅的化合物,如大面积、长期外用,有吸收引起铅中毒的可能,尤其小儿外用本品更宜注意。”故外用本品,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③内服更易引起中毒,故宜慎用,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突发性或积蓄性中毒。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黄连、轻粉、冰片、龙骨,治一切痈疽及慢性溃疡外用。 ②配滑石、轻粉,外用治痔疮。 ③配龙脑、地榆,外用治水火烫伤。
方选和验方: ①黄丹膏(《圣惠方》)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黄丹210g,白蔹、蜡、乳香、黄连各60g,杏仁(汤浸去皮、尖,研)90g,生油500g。先熬诸药,去渣,下黄丹,柳木条搅至黑色,膏成。入蜡、乳香再熬,软硬适中,摊于帛上贴之,日2换。 ②铅丹散(《圣济总录》)治破伤水入,肿溃不愈:铅丹,蛤粉等份。同炒令变色,掺疮上水即出。 ③黄丹膏(《疡科选粹》)治臁疮久不愈,并风癣疥癞血风等:黄丹(淘洗7次,净取)45g,黄连、川芎各15g,海螵蛸9g,轻粉、冰片、水龙骨各少许。同研末,以生桐油调为膏,夹纸做成。着肉面 数十孔,第1日用2帖,第2、3日用1帖,第4、5日用1帖,第6、7日以后,3日换1帖。尚存疮面如钱大一处,不能收口,以松香30g,葱头60g共捣烂,置于碗中,以沸水冲下,良久去水,取药捻成饼贴疮上。尚有针细一孔,流水不完,取蒜头、葱头内第2层白皮,贴3~4日。 ④丹石散(《婴童百问》)治外痔:黄丹、滑石各等份。为末,新汲水调涂,日3~5次上。 ⑤桃红散(《百一选方》)治金疮及一切恶疮:黄丹、石膏(火煅通红)同研成细末,令如桃花色,撒患处。 ⑥丹粉散(《小儿痘疹方论》)治痘毒,脓水淋漓:黄丹、轻粉各1.5g,黄连研末6g。同研匀,搽患处。 ⑦大效金丝膏(《普济方》)治小儿口疮:黄丹3g,生蜜30g。上相和深瓯盛,甑内蒸令黑为度。每用少许,鸡毛沾刷口内。 ⑧铅丹膏(《圣济总录》)治眼卒生珠管:铅丹15g,鲤鱼胆汁量铅丹多少用。上2味,合调如膏,点注目眦中,日3~5次。 ⑨《千金方》:“治目赤及翳:铅丹、乌贼骨大小等份。上2味合研细,白蜜和如泥,蒸之。冷后,点眼四眦,日1次。” ⑩《疡医大全》:“治汤火伤:黄丹30g,龙脑15g。为末,蜜调匀,涂患处。” ⑾《续本事方》:“治腋气:腻粉、明矾、红丹各等份。上为末,临睡时抹之。” ⑿桃花散(《疮疡证治》)治溃疡久不愈合,促进新肌生长:黄丹3g,冰片1g,加煅石膏30g。同研粉调成淡红色细粉,撒于疮口上。 ⒀江苏中医 1958;(5):“治疔疮,脑疽,发背及一切阳证的溃疡,能迅速去腐生肌,促进疮口愈合:黄丹39g,黄柏、沥青、黄芩各30g,黄连5g。加黄蜡、麻油熬成黄黑色软膏,用时以纱布摊敷。” ⒁江苏中医 1964;(5):“治甲癣:黄丹、白附子、独活、白鲜皮、红花、蛇床子、轻粉、花粉、山栀、青矾、云矾、川乌、草乌、花椒、木通、甘松各6g,羌活3g,狼毒、地骨皮、透骨草、生半夏、木贼、艾叶各9g,硫黄15g,大皂角(煨)60g,料江面(煨)4个。将全部药分3等份,每煎1份,每日2次加热熏洗,每次洗15~20分钟。每份药可用4~8次,直至治愈。” ⒂四川中医 1984;(3):“治湿疹:黄丹、黄柏各30g。同研匀为细末,患处渗出液多者用药末撒于疮面;若渗出少则以麻油调搽患处。” ⒃新医药学杂志 1976;(9):“治臭汗症:黄丹12g,粉霜6g,硼砂6g,冰片3g。同研为细末。用时先剪去腋毛,洗净,取药粉适量涂腋部,并揉搓数分钟。” ⒄广西中医药 1985;(2):“治毛囊炎:黄丹、松香、铜绿各15g,猪鬃30g,白矾60g。先将白矾、松香放入铁锅内或铁勺内加热熔化,猪鬃烧灰,与黄丹、铜绿调匀研末。并用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单方应用:①《世医得效方》:“治金疮并一切恶疮:黄丹适量,加煅石膏调成淡红色,撒伤处。” ②《补缺肘后方》:“治蝎螫人:黄丹加醋调涂。”
医药家论述①李时珍《纲目》:“铅丹,体重而性沉,味兼盐、矾,走血分,能坠痰去怯,故治惊痫癫狂,吐逆反胃。能消积杀虫,故治疳疾、下痢、疟疾有实积。能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及入膏药,为外科必用之物也。” ②《本草衍义补遗》:“丹生于铅而曰无毒,又曰凉,予观窃有疑焉。曾见中年一妇人,因多子,于月内服铅丹二两,四肢冰冷强直,食不入口。时正仲冬,急服理中汤加附子,数帖而安,谓之凉而无毒可乎?”
参考文章带“铅丹”的诗句文学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傲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铅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傲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