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罗勒子
名称出处:《嘉祐本草》
概况异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
基源:为唇形科罗勒属植物罗勒及毛罗勒的干燥种子。
原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及O.basilicum L.var.pilosum(Willd.)Benth.
余项参见“罗勒”条。
生药采集:9月间采收,筛去泥沙杂质(不宜水洗,着水易粘连成团),晒干。药材产于江苏。
鉴别:小坚果呈卵形,长约2mm,基部有果柄痕迹;表面灰棕色至黑色,微带光泽,于放大镜下可见细密小点。质坚硬,横切面呈三角形,子叶肥厚,乳白色,富油质。气弱,味淡,有滑润感。浸水中膨胀后,外表有一层白色粘液质,以颗粒饱满、无泥沙者为佳。
化学性质含多聚糖及挥发油,油中含保幼激素Juvocimene Ⅰ、Ⅱ。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51。
药性性味:《饮片新参》.“甘、辛,凉平。”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目赤多眵,i力倒睫,目翳,走马牙疳。 ①《嘉祐本草》:“主目翳及物入目,又疗风赤眵泪。” ②《饮片新参》:“目赤,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研末点掺。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活幼口议》:“治小儿走马牙疳,口臭,齿黑,龈烂,或出血,重则齿落:兰香子末、轻粉各3g,密陀僧(醋淬,研末)15g,和匀。每以少许敷齿及龈上,并内服甘露饮。”
单方应用:①《海上名方》:“治目昏浮翳:兰香子每用7个,睡时水煎服,久久有效。” ②《嘉祐本草》:“治目翳及尘物入目:以兰香子3~5颗安目中,少顷当湿胀,与物俱出。” ③《普济方》:“治赤眼后生翳:兰香子洗晒,每纳1粒入眦内,闭目,须臾自随泪出,翳膜在上,如鱼眼然。或用兰香子为末点眼。”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越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罗勒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越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