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牙痈草


药材名称:牙痈草

名称出处:福建

概况

异名: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福建)。

基源:为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小花琉璃草的全草。琉璃草属全世界约60种,我国约9种。

原植物: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eeolatum Forsk(C. cranthum Desf.)

形态:二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粗硬毛。单叶互生,基生叶具柄;叶片宽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而下延,下面叶脉粗而明显,两面均被粗毛,全缘。花序伸长,呈蝎尾状总状花序,无苞片;花白色或蓝色,或蓝色中间带红色,偏生于花序一侧;花萼深5裂,花冠筒短,喉部有鳞片5,裂片5,先端钝,在芽内呈覆瓦状排列,果期开展;雄蕊5,内藏于鳞片之下,花药小,卵形,其顶部稍超出花冠筒部;子房4深裂,花柱稍长,柱头小。小坚果4,短卵形,直径约1.2~2mm,侧生于心皮柱上,种脐以上顶部稍凸出,被钩状刺毛。花果期4-7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75页,图5103)

生境与分布:生于丘陵或山地草坡、林缘路边。分布于我国西南及陕西、甘肃、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亚洲南部和非洲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5~8月采收,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

主治:牙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1~2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新医药学通讯1973;(3):“治急性肾炎,牙周炎,牙周脓肿,下颌急性淋巴结炎:牙痈草9~15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牙痈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758.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