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仙半夏


药材名称:仙半夏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基源: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块茎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半夏属全世界约6种,我国约5种。

原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余项参见“半夏”条。

生药

加工炮制:取生半夏50kg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12.5kg,加水再浸30天,放去矾水,再用石炭12.5kg,清水溶化,取澄清之石灰水,溶入皮硝3.2kg,倒入半夏缸中,浸3天,去石灰水,用清水漂3天,捞出,日晒夜露3天,之后晒干。再用甘草、薄荷各12.5kg,陈皮、青皮、砂仁、五味子、枳壳、丁香各1.6kg,枳实、肉桂、木香、豆蔻、川芎各0.9kg、沉香0.4kg煎取浓汁,将半夏浸入,使之淹没,经常翻动,待药汁全部吸尽,取出日晒夜露3天,充分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天门冬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还含高龙胆酸(Homogentisicacid)及其葡萄糖甙,3,4-二羟基苯甲醛及其葡萄糖甙、(一)麻黄碱、胆碱、β-谷甾醇葡萄糖甙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49。

药性

性味:《饮片新参》:“苦、辛,温。”

功效:清痰开郁,行气通痹。

主治:①《纲目拾遗》:“痰疾中风不语,研7~8粒,同井华水送下,以手摩运腹上。” ②《饮片新参》:“化湿痰,开胃止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7.5~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饮片新参》:“热痰烦渴者忌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纲目拾遗》:“治痹症,痰疾中风不语:仙半夏4.5~9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赵学敏《纲目拾遗》:“仙半夏,近日诸医皆用之。《纲目》半夏条附方载法制半夏,其制法与此不同。今药肆所售仙半夏,惟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入口淡而微甘,全失本性,名曰仙半夏,并非照方制法,医家亦视虚家有痰者用之,以为性平和而不伤于燥烈,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奕萱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仙半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奕萱;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62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