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活血莲


药材名称:活血莲

名称出处:《贵州中草药名录》

概况

异名:墨七、土莎莲(《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聚叶花葶乌头的干燥块根。

原植物:聚叶花葶乌头 Aconitum scaposum Franch.var.vaginatum(Pritz.)Rapaics(A vaginatum Pritz.;A.vaginatum var.xanthanthum Hand.-Mazz.;A.scaposum var.pseudovaginatum Repaics),又名鞘柄乌头(《我国植物志》),独儿七、笋尖七(湖北)。

形态:多年生草木。根近圆柱形,长约10cm,粗约0.8cm。茎高30~72cm,稍密被反曲淡黄颜色短毛。基生叶3~4,具长柄;叶片肾状五角形,长5.5~11cm,宽8.5~22cm,基部心形,3裂,中裂片倒楔状卵形,急尖,不明显,浅裂,边缘有锯齿,侧裂片线形或不等2浅裂。茎生叶3~5,最下部者距茎基部6~20cm,其它茎生叶在花序下密生,有发育的叶鞘,最上部的1~3个叶片极小,长0.5~2cm,或完全退化。总状花序长20~40cm,有15~40花;萼片紫色,偶而黄颜色,上萼片圆筒形,高1.3~1.8cm,外缘近直,与向下斜展的下缘形成尖喙;花瓣的距比瓣长2~3倍,拳卷。蓇葖不等大,长0.7~1.3cm。种子倒卵形,长约1.5mm,白色,密生横狭翅。花期8~9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27卷.163页.图版27 10-1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850~2000m山地林中或林缘。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根。

化学性质

含鞘柄乌头碱(Vaginatine)、鞘柄乌头灵(Vaginaline)和鞘柄乌头定(Vaginadine)等C-19二萜生物碱[1],又含乌头酸、延胡索酸、对羟基苯甲酸[2]。

参考文献

[1] Heterocycles 1986;24(4):877。[2] 中草药 1981;12(10):469。

药理

试管2倍稀释法证明,活血莲水煎液、挥发油、提取物A(水蒸汽蒸馏物除挥发油、生物碱后的药渣经碳酸氢钠液渗漉再用乙酸乙酯提取而得)、提取物B(提取物A的碱性乙醚部位)、其成分乌头酸、延胡索酸、对羟基苯甲酸均有一定抗菌作用。水煎液作用最差;提取物A与B作用较强,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的较低抑菌浓度(MIC)为5μg/ml,对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MIC一般在1mg/ml左右。乌头酸、延胡索酸及对羟基苯甲酸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mg/ml。乌头酸对绿脓杆菌的MIC为2mg/ml。其生物碱成分体外无抗菌活性。体内试验,小鼠ig提取物B对感染敏感金黄颜色葡萄球菌株的ED50为12.24mg/kg,疗效优于红霉素;而对耐药金黄颜色葡萄球菌株的ED50大于400mg/kg,比红霉素效果差。

参考文献

中草药 1981;12(10):467。

药性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温、辛。有小毒。”

主治:咳喘,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药物》:“活血调经,止痛。” ②药学学报1965;(10):692:“治跌打损伤;化痰,止咳喘。外用:擦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磨涂。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月经不调:活血连、赶血王各9g,泡酒服。”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跌打损伤:活血连、见血飞、赤芍各15g。加水、酒各半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厉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活血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厉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590.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