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秋抱茎苦荬菜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异名:那木日音-道来音-伊达日阿(蒙族名),苦碟子(《中药大辞典》)。
基原 为菊科苦荬菜属植物晚抱茎苦荬菜的全草。
原植物:晚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Bunge)Hance var.serotina(Maxim.) Kitag.[Youngia serotina Maxim.;Paraixeris serotina(Maxim.)Tzvel.]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圆锥状,褐色。茎直立,较粗壮,具纵条纹,上部多少分枝。基生叶铺散,基部渐狭成具狭翅的柄,叶片长圆形,长3.5~8cm,宽1~2cm,顶端锐尖或钝圆,边缘具不规则深裂;茎生叶无柄,抱茎,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6cm,宽0.5~1.5cm,边缘具不规则的深牙齿。头状花序多数,组成伞房状;总苞圆筒形,长约5mm,总苞片卵形至线形,无毛,顶端尖;全为舌状花,淡黄颜色。瘦果纺锤形,长2~3mm,黑褐色,喙长为果长的1/3左右;冠毛白色,长3~4mm。花果期9~11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或撩荒地。分布于我国东北北部。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季采收,晾干。
药性性味:①《内蒙古中草药》:“苦,寒。” ②《中药大辞典》:“苦、辛,平。”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止痛。
主治:阑尾炎,肠炎,痢疾,各种化脓性炎症,吐血,衄血,头痛,牙痛,胸、腹痛、黄水疮,痔疮。《内蒙古中草药》:“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痈肿,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制成片剂1~2片。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博锋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秋抱茎苦荬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博锋;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