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豆包菌


药材名称:豆包菌

名称出处:《我国的真菌》

概况

异名:酸酱菌(《西园菌谱》)。

基源:为硬皮马勃科豆马勃属真菌彩色豆马勃(豆包菌)的子实体。

原植物:彩色豆马勃(豆包菌)Pisolithus tinctorius(Pets.)Coker et Couch(P.arenariusAlb.et Schw),又名豆包(安徽),豆包菇(《新华本草

历史:日本涉江长伯《西园菌谱》载:“酸酱菌,马屁包,此乃耳聋菌之一种,初生如松露。内赤有圆子,形似酸酱子之状,故名。”

形态:子实体呈不规则球形,直径2.5~11cm,下部突然缩小形成柄状基部;柄长1.5~5cm,直径1~3.5cm,有~团青黄颜色的菌丝束固定于基物上。包被薄,光滑易碎,初期米黄颜色,后变为淡锈色,之后变为青褐色,成熟时上部成片裂开脱落;内部有无数小包,埋藏于黑色胶质物中,小包黄颜色,以后变为褐色,不规则多角形,顶基扁,直径1~4mm。包内含孢子,包壁在空气中逐渐消失,使孢子散落;孢子球形,有刺,直径8~10μm,成堆时咖啡色。(图见《我国药用真菌》.269页.图107)

生境与分布:生于树荫下草地,路边和旷野的砂砾地上。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化学性质

含三萜化合物[1]1、甾醇化合物[2~4]、脂肪酸成分[4]以及一种酞酸衍生物[5],其中甾醇类成分包括豆包菌甾醇(拟)(Pisosterol)(1)[2,3]、甲基豆包菌甾醇(拟)(Methylpisosterol)(2)[3]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 gosterol Peroxide)[4]。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88;27(11):3569。[2] Aust J Chem 1989;42(6):995。[3] Tetrahedron Lett 1985;26(21):2589。[4] Z Chem 1985;25(11):405。[5] Phytochemistry 1985;24(6):1351。

药性

性味:辛,平。

功效:清热,利咽,止血。

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痔疮出血,冻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昆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豆包菌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昆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56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