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隋炀帝迁都洛阳的原因,隋炀帝迁都洛阳的时间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继位,决定营建并迁都洛阳。遂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洛阳宫城(紫微城)建成后,同年下诏迁都洛阳,新的洛阳城有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了贯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

隋炀帝营建的洛阳城,是为洛阳宫城(紫微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瀍河、洛水纵贯其间,都城分郭城、宫城(紫微城)、皇城(太微城)、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和耀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洛阳宫城和皇城偏隅郭城西北部的独特布局,整齐划一、以里见方的棋盘状里坊布局而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隋炀帝修建洛阳城,具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该城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

“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后汉书·卷四十八》)为突出皇宫的正规性、z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达到“天人合一”,古人便将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人间皇帝自诩为天子,其居所应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故而隋唐洛阳城“宫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宫,因以名。”太微城,隋唐洛阳城·皇城,在宫城(紫微城)之南,又称宝城、南城。太微城是按照天宫“三垣”中的太微垣命名的。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在北斗之南。太微城是唐王朝的中央机关办公所在地,为都城的外朝。

隋炀帝营造了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隋唐大运河,该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隋朝时洛阳由于水路畅通,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加之隋炀帝调迁全国大量商贾和百姓入住洛阳城,洛阳人口达到五十万以上。

美籍汉史学家费正清在《我国:传统与变迁》中感慨:“在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下,我国又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帝国时期。大一统的z权在我国重新建立起来,长城重新得到修缮,开凿了隋唐大运河,为后来几百年间的繁华提供了可能,建造了宏伟的宫殿,终于得以重振雄风。”

隋唐洛阳城宫城,即隋唐时期洛阳城皇宫部分,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隋代命名为紫微城。贞观六年(632年),号为洛阳宫,武后光宅元年(684年),号太初宫,是唐朝东都宫城。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别名紫微城。隋唐洛阳城宫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其正门为应天门,正殿为明堂;三大殿依次为乾阳殿、贞观殿、徽猷殿。

1988年,隋唐洛阳城遗址部分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宫城遗址部分位于核心区域。2008年,在隋唐洛阳城遗址建设遗址公园,实施了明堂、天堂、应天门和九洲池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复建的明堂天堂景区并已对外开放,成为洛阳旅游必去景点。隋唐洛阳城宫城,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为隋唐以后宫殿建筑提供了范本,为后世皇宫规划提供了参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隋炀帝迁都洛阳的原因,隋炀帝迁都洛阳的时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4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