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服饰件

[拼音]:fushijian

[外文]:dress accessory

具有装饰作用的着装配饰物。包括头饰、领饰、胸饰、腰饰、臂饰、胫饰以及其他饰物。通常分装饰性服饰件和实用性服饰件两大类。

装饰性服饰件

以修饰为目的的服饰件。有头纱、面纱、发簪、发带、额带、假发、披巾、领带、胸花,以及包(袋)等饰物。

头纱和面纱

女用巾状饰物。通常用薄纱和绸缎制作,加饰花边。头纱披盖头部,有的披过肩背甚至及地。面纱用来遮挡脸部,一般接附在帽上,或由帽檐自然垂下。我国隋唐时的幂披拂全身,为头纱、面纱两兼的装饰。现代头纱多见于婚礼服,面纱多见于 教地区。

发簪

插在发髻上的条状饰物。通称簪。一般指一端为环状、一端为尖状、整体呈条形的簪子(又称笄)。一头垂珠花的称结子。两股簪子合成的称钗,小的称掠子。簪可配以各种花样的物件(如簪花),以增加装饰效果(图1)。我国古代女子成年时方可用簪,故有及笄之称。现代女子绾结发髻普遍采用发卡(发夹)、梳片等饰物。

发带和额带

带状头饰。发带指各式各样系扎、拢合头发的带子,常用的有缎带、绸带或纱带。用毛线等绳类代替发带的,称头绳。额带指水平围系于额际的饰带,有的兼起发带作用,我国古代曾称抹额。

假发

即饰发。指假发套和卷入头发的假发垫、假发绺。我国古代妇女常编假髻作为头饰,上古时称被或副,后来历代又有丫髻、云髻等名称。古埃及最早使用发套。欧美18~19世纪曾流行过阿道尼斯、拉米列等多种男用假发。现代假发已成为美容内容之一。假发多取材于人发,也可用马尾、纱、金银丝等替代。

披巾

披围于肩部,下端过胸下垂的矩形或三角形饰巾。以纽或带系合的又称披肩(见披风)。我国隋唐流行的披帛是一种长披巾,披用时绕肩裹臂再搭腕下垂甚至过腰过膝,极富特色。元明清各代女用的云肩和霞帔都是披巾的品种(图2 )。披巾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19世纪70年代还被称为披巾时期。20世纪初,用我国 山羊绒毛制成的开司米披巾深受欢迎。现代的披巾常用钩针和棒针编织而成,称编织披巾。也有用皮毛制成的披巾,一般用于较正式的场合。

胸花和胸针

胸花是戴于胸前起点缀作用的饰物。胸花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通常为男子赠予女子,佩戴在背心或紧身胸衣上部。20世纪女子佩戴胸花成为风俗,常见于礼仪场合。婚礼用红色,葬礼用白色或黑色。胸针是一种通常靠搭钩别在衣服上的小饰物。造型有动物、花卉、星月、弓弩等形状,并可镶嵌宝石。

包(袋)

用以盛放小物品的各种手携或肩背的包、袋、兜、箱等。包(袋)品类繁多,著名的有夏内尔包、古蕾尼袋、可揉袋、水手兜等。我国西南地区白、景颇、阿昌等民族的绣花、印染挂包(挂袋)也享有盛名。包(袋)的造型、色彩、质地与穿着配套并协调统一时,更能突出服装整体装饰效果。

实用性服饰件

以实用为目的的服饰件。有头巾、围巾、兜巾、腰带、腰裙、暖手筒、手套、臂套、袜套、袜、裹腿等。

头巾

用布、纱罗或编织物制成的裹头用巾。女式头巾有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使用时或围绕、或系扎,也有的围系并用。男式头巾多见于东方民族,因风俗习惯不同,有的披围之后用绳带加以圈箍,有的以长巾缠裹而成包头(又称头巾帽),有的包头一端下垂。在我国,古代男子用头巾裹头,作为成年的象征;女子头巾与发饰合称巾帼,巾帼遂成为女子的代称。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彝族的英雄结包头、侗族的大头帕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头巾等都独具特色。

围巾

俗称围脖。主要材料有纱、线、布、呢和毛皮等。其中用毛线编织的围巾使用较广泛。我国普遍使用的长条围巾,一般用来御寒。男子通常只围在颈部,女子多兼作头巾。世界上印度方巾、长毛围巾(又称大蛇围巾)比较著名。

兜巾

用于胸至腰腹部位的服饰件。我国古代通称腰巾,近代又俗称肚兜、围腰等,主要女用。兜巾现常见于我国西北民间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采用绣花、镶边等装饰。

腰裙

系于腰部的服饰件。因从前或后面看去形似裙而得名。自前向后围系的腰裙,称围裙,或称前裙;自后向前围系的腰裙,称襕裙,又称抹裙。古埃及人使用腰裙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穿法是缠绕数周,在身前打结,故又称缠腰布。现代,腰裙仍是民族服装中常见的服饰件,我国南方民间和藏、高山、景颇等民族的腰裙各具特色。围裙还普遍用于家庭。

暖手筒

又称手笼。为两端开口的筒状饰物,主要用于手部御寒。大小长短不等。其材料一般与冬衣质地类似,也有采用毛料或贵重的毛皮。

手套

覆于手、腕及臂的服饰件。通常为五指分开的样式,也有五指不分或不全分的蹼状手套以及露指手套。手套较早见于埃及皇帝图特安哈门(公元前14世纪)墓葬中的亚麻手套。我国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有女用绣花、织字的丝手套。现代手套多用皮革和针织物裁制,或用毛线等编织,有的采用绣花、钉珠等。用于专业劳动和体育运动的手套,则需采用相应的材料,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臂套和袜套

套于手臂和小腿的管状饰物。我国古代将臂套归于臂衣;将袜套归于胫衣。现代臂套和袜套多为柔软的毛线针织物,兼具保暖和装饰的作用。

脚部服饰件。我国古代称足衣。周代以前曾长期使用的角韈,以兽皮制成,有带子系于踝部。汉代已出现绢袜、锦袜、罗袜和加以刺绣的花袜。古埃及3~6世纪的墓葬中发现编结袜。1589年由于英国针织机的发明,产生了针织袜。1941年以后,用富有弹力和韧性的锦纶纱线织出的锦纶袜,由于可以加热定型,穿着舒适,很快取代了天然蚕 和粘胶 。但棉纱线袜、羊毛袜仍受欢迎。袜的种类很多,按穿着部位分别有脚掌套、短统袜(又称套袜)、长统袜、连 (又称 )等。连 因1790年始用于芭蕾舞服装而称芭蕾舞袜。以锦纶夹橡胶丝制出的连 ,可减轻静脉冲造成的压力,称理疗性连 。

裹腿

又称绑腿、护腿。是扣合或缠绕于小腿部位的皮革制品或布制品。我国古代通称胫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稷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服饰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稷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25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