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hangtian
[外文]:space activities in PRC
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见“东方红”1号),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截至 1984年底,共发射了16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展进程1956年国务院总理 主持制定我国12年科学发展规划,把喷气推进和火箭技术列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在国务院副总理 的领导下,于1956年10月8日建立了我国靠前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根据1957年中苏两国 签订的新技术协定,1960年前,苏联曾对我国建立火箭导弹研究、试验机构和仿制苏制导弹提供援助。之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开始独立研制各类导弹和火箭。
1958年8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根据同年5月 主任的提议把发射人造卫星列入科学发展规划。我国科学院成立了“我国科学院 581组”和上海机电设计院,以开展空间物理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此后,我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开展了航天技术的规划工作和学术活动,着手建设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室,研究人造卫星跟踪测量技术。
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我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统一管理火箭导弹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基本建设。1965年8月, 中央批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决定由我国科学院、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分别负责卫星本体、运载火箭和地面观测、跟踪、遥控系统的研制工作。同年12月,我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开始进行我国靠前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设计和各系统的研制。1968年2月20日,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卫星研究、设计、试制、试验机构统一组织起来,加速了各类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1970年5月,我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领导。1982年5月,第七机械工业部改名为航天工业部。与此同时,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中心和观测台、站陆续建成和完善,形成了完整的航天工程体系。
1970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和发射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开始发射小型科学卫星。1975年研制成功两种大推力运载火箭,并开始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又称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1984年4月,我国靠前颗地球静止轨道的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我国先后发射三种探空火箭:
(1)单级液体火箭,有效载荷重10公斤,飞行高度70公里;
(2)两级探空火箭,第一级是固体火箭,第二级是液体火箭,直径460毫米,有效载荷重60~150公斤,飞行高度60~200公里;
(3)两级固体火箭,总重量330公斤,有效载荷重30公斤,飞行高度70公里(见“和平”号探空火箭、T-7探空火箭)。
我国充分利用弹道导弹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基础,成功地研制与使用了4种运载火箭:
(1)“长征”1号三级火箭,第一、二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第三级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将约300公斤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
(2)“风暴”1 号两级液体火箭,可将约1200公斤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
(3)“长征”2号两级液体火箭,可将约2000公斤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
(4)“长征”3 号三级液体火箭,用于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或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见“长征”号运载火箭)。
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成功研制、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有三种类型:科学和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型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先后共发射16颗。
发射设备和地面测控设备我国航天器发射场具有发射不同类型卫星的发射设施,并设有光测、遥测、雷达等跟踪测量设备。卫星地面观测网的控制中心和若干地面台、站,配备有我国研制的计算机以及遥测、遥控、跟踪、数据传输和通信设备,远洋跟踪测量船配备有对地球静止卫星入轨段测轨、测速等设备。
成果和应用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宇宙线、地磁场、电离层、大气密度、太阳X射线、 粒子辐射、红外辐射等探测方面获得了宝贵的数据。我国发射的卫星为土地资源普查、地质水文调查、矿藏勘察、地震预报、林业监测、铁路和港口建设、环境监测、大地和海洋带测绘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1984年4月发射并进入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的试验通信卫星,已用于通信、广播、电视传输,对改善我国边远地区的通信状况发挥了作用。我国的卫星通信地球站先后同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合作,利用“交响乐”号卫星、“天狼星”号卫星进行了通信试验。我国研制的卫星云图接收设备接收了美国和日本气象卫星发播的气象云图,对改善气象预报和开展大气科学研究提供了资料。此外,某些单项航天技术已逐步推广应用于其他工业部门。近期内,我国航天技术将以发展应用卫星为主,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和商品化阶段。(见彩图)
参考文章我国航天成功培育7个水稻新品种粮食作物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汐盈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航天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汐盈;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