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吕宋果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异名:苦果(《药材资料汇编》)。
基源:为马钱科马钱属植物马金长子的成熟种子。马钱属全世界约200种,我国约8种。
原植物:马金长子Strychnos hainanensis Merr.et Chun(Strychnos 1gnatii Berg.),又名解热豆(广西)。
形态:木质大藤本,长5~20m;单钩生叶腋,长3.5~7cm;树皮栗色或灰色,具细小而密集的皮孔。小枝圆柱形,光滑。叶卵形或椭圆形,长6~17cm,宽3.5~7cm,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面均无毛,而有光泽,纸质或近革质,叶脉为基生或离基3出;叶柄长约1cm,光滑。花序为复聚伞圆锥状,大多腋生,长2.3~3cm,3歧分枝,有10~20朵花;总花梗被毛。花5数,花萼长约1mm,裂片卵圆形,外面被柔毛;花冠白色、苍白色或淡黄颜色,长15~17mm,外面具乳突状突起,无毛,里面被柔毛,下部尤多,花冠管三倍长于裂片,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约4mm,无毛;雄蕊具极短的花丝,花药长圆形,长1.25~1.75mm,子房卵圆形,直径约1mm,无毛,花柱细长,约达1cm,柱头头状。浆果球形,直径达4~8cm,成熟时黄颜色或棕色,果皮脆壳质。种子约有10余颗,不规则椭圆形,平凸状,长2~2.5cm,被污黄颜色短毛,边缘角质。花期5月,果期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381页 图471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580m的石灰岩疏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
生药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摘取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晒干。药材产于云南、广西、广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地均产。
鉴别:种子不规则卵形,长2~3cm,宽1.5~2cm,厚约0.5cm,全体不平坦,有钝棱;表面黄棕色,有细疣点,有的残留银灰色带光泽的毛茸,基部有圆形的种脐。质坚实,纵切面胚乳角质状、半透明、灰棕色,中央具子叶2片,鸡心形,叶脉5~7条,胚根长3~4mm。气无,味极苦。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总生物碱0.55%~5.65%,其中马钱子碱(Brucine)0.5%左右,小量小檗碱,番木鳖甙(Loganin)和番木鳖碱、16-烷氧基番木鳖碱、16-甲氧基番木鳖碱、16-乙氧基番木鳖碱、16-丙氧基番木鳖碱。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85。
药理马钱子碱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仅为士的宁的1/8,对氨水及二硫化碳引起的小鼠咳嗽,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强度超过可待因,口服作用较腹腔给药显著。有祛痰作用,长期用药可加强对家兔抗组胺作用。并有箭毒样作用。对某些细菌,在试管内有抑制活性。
毒性:马钱子碱家犬iv LD为8mg/kg,士的宁,小鼠ig LD50为5mg/kg,硝酸盐:小鼠ig LD50 3mg/kg,sc 0.83mg/kg im0.63mg/kg,ip1.46mg/kg,iv0.5mg/kg,大鼠igLD50为9.75mg/kg,im为1.4mg/kg,ip为1.67mg/kg,iv为0.58mg/kg。
参考文献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51,1003。
药性性味:苦,寒。有大毒。 ①《本草补》:“苦。”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温。有大毒。”
功效:解毒杀虫。
主治:①《纲目拾遗》:“治腹痛泻利,疟疾,虫积,刀伤出血,蜈蚣咬伤。”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中风昏倒,腹痛泄痢,小儿蛔虫。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磨汁,每次量60~90mg,每日服2~3次。外用:刮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体虚、久病者忌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有大毒。含番木鳖碱等生物碱,使用时特别注意。”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纲目拾遗》:“治刀斧伤血漏:吕宋果,刮末敷患处。” ②《纲目拾遗》:“治蛇、蝎、蜈蚣咬伤:吕宋果,磨清水服;并刮末敷伤处。” ③《纲目拾遗》:“治头疮痒烂瘌痢:吕宋果,切碎,以油煎之,乘热遍擦,向火取暖,随以布向火取热,覆病身上而睡,又以被盖,不见生风愈。” ④《贵州中医验方》:“治内痔外翻:吕宋果,以醋磨,涂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浩遥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吕宋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浩遥;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