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吹风散


药材名称:吹风散

名称出处:《文山中草药》

概况

异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五香血藤(贵州),入地射香(广西)。

基源:为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冷饭藤的藤和根。

原植物:冷饭藤Kadsura oblongifolia Merr.,又名饭团藤。

形态:常绿木质藤本。根长而粗壮,表面灰褐色,内部红色,有香气。茎藤表面有松而厚的栓皮,除去栓皮呈红色。根与茎切断吹之均可通气。单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阔急尖,长6~10cm,宽3~4cm,革质,光滑肥厚,全缘;嫩叶揉之微粘手。花单性,单生于叶腋;花被片12~13,红色或黄颜色;雄花的雄蕊柱圆球状,约有雄蕊25;雌花的雌蕊群近球形,有心皮35~50。聚合果近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2~2cm,熟时红色。花期7~9月,果期10~11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117页.2278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药性

性味:《文山中草药》:“甘,温。”

功效:祛风湿,和肠胃,行气止痛。

主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茎:治风湿,跌打,刀伤,蛇伤。” ②《文山中草药》:“藤: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治肠胃炎,感冒,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文山中草药》:“治肠炎,感冒:吹风散9~15g,水煎服,日服2次。” ②《文山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吹风散干藤粉末适量,调醋外敷患处,亦可内服,煎汤或泡酒。” ③《文山中草药》:“治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吹风散鲜叶适量,捣烂包敷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元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吹风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元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990.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