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蓖麻子


药材名称:蓖麻子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草麻子(《雷公炮炙论》),蓖麻(《纲目》),蓖麻仁(《圣济总录》), 子(《我国药用植物志》),红 子(《药材学》),丹渣(藏语、《 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大戟科蓖麻属植物蓖麻的种子。蓖麻属全世界仅1种,我国产之,并入药。

原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

历史:本品始载于《唐本草》,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宋《图经本草》云:“蓖麻子归不著所出州郡,今在处有之,夏生苗叶,似葎草而厚大,茎赤有节,如甘蔗,高丈许,秋生细花,花随便结实,壳上有刺,实类巴豆,青黄斑褐,形如牛蜱,故名。夏采茎叶,秋采实,冬采根,日干。”所述为本种无疑。

形态:一年生高大草本,在我国南方地区为多年生灌木以至小乔木,高2~3(~5)m。茎直立,光滑无毛,幼嫩部分绿色或稍带紫色,常被白粉。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圆形盾状着生,直径(15~)20~40(~90)cm,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裂片5~11,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顶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主脉掌状。花单性同株,总状或圆锥状花序与叶对生,长10~13cm或更长,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苞片及小苞片卵形或三角形;雌花花萼3~5裂;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深红色,2裂。蒴果球形,长1~2cm,有软刺,成熟时开裂。种子长圆形,光滑,青紫色或褐色,有斑纹。花期5~8月,果期7~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06页.图2942)

生境与分布:为栽培植物,植于山坡路旁、荒地或屋舍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生药

采集:秋、冬季采收种子,拣去杂质,晒干。我国各地均产,多自产自销。

鉴别

性状:种子长圆形,稍扁,长端宽,长1.2~1.8cm,宽0.5~1.1cm。一面较平,另面较隆起。表面有灰白色、黑棕色或黄棕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纹理,平滑,有光泽。较小端有突起的种阜,并有珠孔,较平面有明显种脊,由种阜延伸至合点,合点微突起。种皮硬脆,较薄。种仁白色,有菲薄膜质外胚乳;内胚乳厚,富油质;有2枚大形菲薄的子叶,具明显叶脉,胚根在珠孔一端。气无,味涩,嚼之微有辣感。以个大、粒饱满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观,外种子细胞1列,长方形,外被角质层,其下为3~4列薄壁细胞,再下为1列栅状细胞,壁厚木化;内种皮为数列薄壁细胞,其中散在螺纹导管。胚乳和子叶均含糊粉粒。(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54页.图416)粉末灰黄颜色或黄棕色。 ①种皮厚壁栅状细胞1列,淡黄颜色、黄棕色或红棕色。呈细长柱形,排列紧密,平直或稍弧状偏弯,细胞界限有的不明显或胞间层略呈细波状弯曲,长144~483μm,宽7~18μm,壁极厚,孔沟极细密,胞腔狭细,内含暗棕色物;表面观呈类圆形或类多角形,胞腔明显,有的分枝状。 ②种皮薄壁栅状细胞1列,无色或淡灰色。呈类长方形,长32~56μm,宽10~29μm,多破碎,壁菲薄,细波状弯曲;表面观呈类圆形,壁菲薄,细胞间隙三角形。 ③种皮表皮细胞无色或淡黄颜色。表面观呈多角形,直径18~61μm,外平周壁网状增厚,网孔不规则多角形或类长圆形,较大而密,有的细胞含灰棕色物;断面观呈类长方形或类方形,外壁增厚,可见较密的径向延长的纹孔,径向壁稍增厚。 ④内胚乳细胞呈类多角形,直径35~72μm,壁薄,胞腔内充满圆球形糊粉粒,直径10~15μm,拟晶体及拟球体可见;并含脂肪油滴。此外还可见外胚乳颓废组织、草酸钙簇晶、子叶细胞、种阜细胞。(图见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576页.图282)

理化:取本品脱脂粉末5g,加盐酸水溶液(pH2)25ml,沸浸1小时,滤过,滤液碱化后(pH12),以氯仿液萃取,并回收至2ml备用。吸附剂用硅胶G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8∶2),展距15cm,显色剂用碘化铋钾试剂。(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55页.图417)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种子含脂肪油40%~50%,蛋白质26%。另含蓖麻碱(Ricinine)约0.2%有毒,此外尚含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Acidic ricin),碱性蓖麻毒蛋白(Basic ricin)[1]。种皮含羽扇豆醇(Lupeol)等[2]。

参考文献

[1] CA 1972;76:110323j。[2]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96。

药理

①泻下作用 蓖麻子所含蓖麻油,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分解酶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钠和甘油。蓖麻油酸钠对小肠有 作用,反射性增强肠蠕动,小肠内容物急速向结肠推进,服药2~6小时后,排出1~2次半流汁大便[1]。 ②抗癌 蓖麻毒素7.5μg/只ip,连续3d,可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EAC)生长,于50d时,小鼠体重及腹水细胞数均降低[2]。蓖麻毒素6.5μg/只ip一次注射,对EAC即可完全抑制[3]。蓖麻毒素25mg/kg ip,对小鼠EAC细胞产生形态改变,并抑制EAC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不正常形态有气球状、裸核、细胞质淡染及细胞质周围有不规则的空泡等,空泡的形成可能是粗面内质网因蛋白质合成被抑制继发造成的[4]。蓖麻毒素1~10μg/ml浓度,对小鼠EAC及大鼠Yoshida肝癌腹水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有强抑制作用,对DNA合成抑制较轻,对RNA合成无影响[5]。蓖麻毒素0.01μg/ml浓度,可降低HeLa细胞及H.Ep.2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对H.Ep.2细胞的蛋白质与DNA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6]。蓖麻毒素1μg/ml浓度,对EAC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于37℃需30min,于20℃,则需6h,但从兔网织红细胞制备的无细胞形态物,则立即抑制其蛋白质的合成,表明蓖麻毒素对完整细胞作用出现迟是由于穿透入细胞慢的原因[7]。蓖麻油提取物的多相脂质体400mg/kg ip,连续7d,对S180有抑制作用,200mg/kg ip,连续7d,可延长ARS腹水癌小鼠的生命[8]。蓖麻子的炮制品粉混悬液4000mg/kg ig,对人肺癌裸小鼠移植瘤有抑制作用,抑瘤率为80.6%[9]。 ③其它 蓖麻毒素250~500μg/kg iv,可使麻醉猫血压升高[10]。蓖麻子中3种成分,蓖麻毒蛋白、蓖麻凝集素和蓖麻B蛋白,均有红细胞凝集活性,其较低有效浓度分别为28,5和22μg/ml[11]。蓖麻毒素0.02,0.2μg/只ip,可增绵羊红细胞致敏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但它又是一个细胞毒物,剂量增加到0.2μg/只ip,可以减少脾细胞数[12]。蓖麻毒蛋白1~10μg/kg i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0.21,0.16μg/kg iv,对猴连续给药16d,可抑制E-玫瑰花环的形成率,示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16]。

毒性:生蓖麻子粉及制蓖麻子粉混悬液ig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4557mg/kg及10000mg/kg[9]。蓖麻毒素10μg/kg ip或sc,72h内引起大鼠肝严重坏死,但对肝脏蛋白质合成无影响,而对脾脏则由于抑制脾脏蛋白质合成引起严重的脾坏死,表明二者坏死机制是不同的[13]。蓖麻毒素也可引起中毒大鼠急性肾炎,出现血尿素水平升高,伴有无尿、血尿和蛋白尿等[14]。蓖麻毒素20μg/kg sc,可引起大鼠持久发热[15]。

蓖麻毒蛋白对小鼠一次iv的LD50为6~t2μg/kg,但报道的LD50值差异甚大。小鼠ip或iv致死量的蓖麻毒蛋白后10h至数天内死亡。中毒后可见惊挛、呼吸困难、角弓反张、中枢神经系统失调或严重腹泻等。中毒动物大多数器官组织都出现功能和形态学变化[1]。蓖麻毒蛋白有较强的抗原性,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16]。蓖麻子中含有多种毒性成分。蓖麻碱160mg或蓖麻毒蛋白7mg,即可使成人死亡。儿童口服生蓖麻子5~6粒,成人20粒即可致死[17,18]。

参考文献

[1] 王浴生主编.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160。[2] CA 1970;73:75446r。[3] CA 1970;73:86160u。[4] CA 1973;79:100673w。[5] Cancer Res 1971;31(7):921。[6] CA 1975;83:157805c。[7] J biol Chem 1974;249:3557。[8] 我国中药杂志 1992;17(9):560。[9] 我国中药杂志 1994;19(12):726。[10] CA 1968;69:50616a。[11]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1;13(5):545。[12] CA 1971;74:138652y。[13] CA 1976;84:160376q。[14] CA 1967;67:62653g。[15] CA 1969;70:113658j。[16] 武汉医学院学报1980;9(2):60。[17] 中华儿科杂志 1958;9(5):487。[18] 中华儿科杂志 1960;11(1):76。

药性

性味:甘、辛,平。有毒。 ①《唐本草》:“甘、辛,平。有小毒。” ②《玉楸药解》:“味苦,气平。”

归经:入大肠、肺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大肠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太阳经。”

功效:消肿拔毒,泻下通滞。

主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①《唐本草》:“主水癥。” ②《日华子本草》:“治水胀腹满,细研水服;疮痍疥癞,亦可研敷。” ③《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 ④《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齁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 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种仁: 脱垂,脱肛(捣烂敷头顶百会穴),难产,胎盘不下(捣烂敷足心、涌泉穴),面神经麻痹(捣烂外敷,病左敷右,病右敷左),疮疡化脓未溃,淋巴结核,竹、木刺、金属入肉。”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剂、生研或炒食。外用:捣敷或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及便滑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脾胃薄弱,大肠不固之人,慎勿轻用。”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蓖麻子所含蓖麻毒素7mg或蓖麻碱0.16g即可使人致死。儿童口服5~6粒生蓖麻子即可致死。以上2种毒质加热后可以破坏。”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蓖麻丸(《圣济总录》)治小儿疝:蓖麻仁3枚,棘刚子(去皮)30枚,石燕子(烧)1枚,滑石(末)4g,麝香(研)1g。上5味捣研匀,稀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15丸,空心,煎灯心汤下。 ②塞耳蓖麻丸(《太平圣惠方》)治耳聋无所闻:蓖麻子、杏仁、桃仁、食盐、木通各15g,巴豆、磁石、菖蒲各15g,生附子0.3g,熏陆香0.6g,蜡120g。先将菖蒲、盐、磁石、木通、附子、熏陆香等研末,次捣蓖麻子、杏仁、桃仁、巴豆4味,下蜡为丸,如枣核大,塞耳中,日四、五度,抽出重捻之。3日1易,以瘥为度。 ③碧玉膏(《疡医大全》)治痈疽,发背,瘰疬,马刀,乳痈,乳岩,流注,风毒,痔漏等症:蓖麻仁(去皮尖、捣烂)、杏仁(去皮,捣烂)各49粒,铜绿80g,松香2500g,麻油36g。先将麻油热滚,次下蓖麻、杏仁、熬至滴水成珠为度,去渣,将油再用文武火熬滚,徐徐入松香末,同时用桃、槐枝搅匀,收磁盆内,待膏将凝时,加入铜绿水,搅匀,然后用水浸之,去火毒后收贮磁罐内,数月后用热汤炖化摊贴。 ④《摘元方》:“治面上雀斑:蓖麻子仁、密陀僧、硫磺各3g为末,用羊髓和匀,夜夜敷之。” ⑤《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瘰疬:蓖麻仁30g,柏油30g,苦杏仁(去皮)3g,铜绿6g。将上列各药共捣成膏,按瘰疬大小,取适量摊于布上,贴患处。” ⑥《我国民间草药方》:“治水肿实证:蓖麻子30g,菟丝子12g,地龙12g,葱白12g。将药物捣烂,调拌麻油或蜂蜜,外敷贴肚脐处。” ⑦《我国民间草药方》:“治肾虚 脱垂:蓖麻子12g,枳壳12g,黄柏6g,生姜3g。将药物捣烂,外敷贴百会穴。” ⑧降压外敷膏(《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高血压病:蓖麻仁50g,吴茱萸20g,附子20g。3味共研末,加生姜150g,共捣如泥,再加冰片10g和匀,调成膏状。每晚贴两脚心(涌泉穴),7日为1疗程,连用3~4个疗程。敷药期间停用一切降压药。 ⑨《中医临床验方集》:“治偏正头痛:蓖麻2g,乳香2g,麝香0.2g。将3味药捣成饼,贴太阳穴。” ⑩《中医临床验方集》:“治关节疼痛:蓖麻子30g,生乌头6g,乳香6g。捣烂,敷患处。1日1次。” ⑾《常用验方集锦》:“治小脓疖疮:蓖麻子7个,苦杏仁6个,松香60g捣成泥,香油120g,熬成糊状,放入冷水内,待药漂上水面,取出外敷。” ⑿《常用验方集锦》:“治骨结核:蓖麻子仁9g(焙黄),松香9g,蜈蚣1条(焙黄),共捣一起,贴患处。” ⒀《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疝气:蓖麻子1.5g,石决明3g(煅),青盐1.5g,花椒1.5g。共研为细末,装纱布袋内,勿令泄气。痛在左握在左手,痛在右握在右手,重者连用3剂。” ⒁蓖麻乳没膏(《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下肢慢性溃疡:蓖麻仁20g,生乳香20g,生没药20g,紫草20g,白芷20g,红花15g,血竭12g,黄丹130g,香油250ml。先将香油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烧开,把蓖麻仁、紫草、白芷、红花投入油内炸枯过滤去渣,将油重放锅内,再把乳香、没药、血竭入锅待溶化尽,之后将黄丹徐徐撒进油内,并取尺许长的新槐枝旋转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散,指捻软硬适宜为度。于是将油膏倾入冷水盆内,浸泡1昼夜以去火毒,即可取出备用。应用前先洗净创面,将膏药摊放纱布上,覆盖创面,每周换药1次。 ⒂蓖麻散(浙江中医杂志 1991;(1))治婴幼儿鹅口疮:取蓖麻子、吴茱萸各30g,大黄、制南星各6g,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贴于涌泉穴处,再用胶布固定,第2天早晨拿掉。上药1料分5次贴完,每5次为1疗程。

单方应用:①《本草衍义》:“治瘰疬:蓖麻子炒熟,去皮,烂嚼,临睡服2~3枚,渐加至10数枚。” ②《医准》:“治咽中疮肿:蓖麻子1枚(去皮),扑硝3g。同研,新汲水作1服,连进2~3服效。” ③《魏氏家藏方》:“治诸骨鲠:蓖麻子7粒,去壳研细,入寒水石末,缠令干湿得所,以竹篾子桃6~9g入喉中,少顷以水咽之即下。” ④《医准》:“治疠风。手指弯曲,节间痛不可忍,渐至断落:蓖麻30g(去皮),黄连30g(锉如豆)。以小瓶子入水200ml,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取蓖麻子1枚,擘破,以浸药水,平旦时1服,渐加至4~5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动风食。” ⑤《养生必用方》:“治汤火伤:蓖麻子、蛤粉等份。研膏。汤损用油调涂,火疮用水调涂。” ⑥《袖珍方》:“治犬咬伤:蓖麻子50粒。去壳,以井水研膏,先以盐水洗咬处,次以萆麻膏贴。” ⑦《纲目》:“治风气头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份。捣饼,随左右贴太阳穴。” ⑧《卫生易简方》:“治齁喘咳嗽:蓖麻子去壳炒熟,拣甜者吃,多服见效。” ⑨《海上集验方》:“治难产及胞衣不下:蓖麻子7枚。研如膏,涂脚底心,子及衣才下,便速洗去。” ⑩《卫生家宝方》:“催生并死胎不下:蓖麻子3个,巴豆4个。研细,入麝香少许,贴脐心上。” ⑾《摘元方》:“治 脱下:蓖麻仁、枯矾等份。为末。安纸上托入,仍以蓖麻仁14枚,研膏涂顶心。” ⑿《妇人良方》:“治口眼㖞斜:蓖麻子仁77粒。研作饼,右㖞安在左手,左㖞安在右手心,却以铜盂盛热水,坐药上,冷即换,5~6次即正也。” ⒀《活幼心书》:“治暴患脱肛:蓖麻子30g。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贴囟上;如阴证脱肛,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贴之。” ⒁《福建民间草药》:“治疔疮脓肿:蓖麻子20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2次。” ⒂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1份,松香4份。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 ⒃《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胃热吐血:蓖麻子仁30粒,大蒜瓣4片。共捣烂如泥,做成2个小药饼,将药饼分敷患者两足心,上盖蜡纸外加布带束之。静卧勿走动,待血止或足心有灼热感时则去掉。” ⒄《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鼻衄:蓖麻仁9g,生山栀6g。先将蓖麻子去壳取净仁9g,再将生山栀碾粉,并和蓖麻仁同捣如泥,作成2个小药饼,分敷患者两足心,外以布带束之,待鼻衄止后去掉。” ⒅《常用验方集锦》:“治寒湿脚气:蓖麻子7粒,去壳,研烂,同苏合香丸贴足心,痛即止。” ⒆《常用验方集锦》:“治鼠瘘(寻常疣、鸡眼):红管野蓖麻子,去壳捣膏,敷患部。” ⒇《常用验方集锦》:“治跌打损伤:蓖麻籽250g,苧根180g。同捣敷伤处,1日1次。(适用于创伤初起)。” (21)《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绒毛膜上皮癌:蓖麻子仁3粒(捣碎)、鸡蛋1只。将蓖麻子仁放入鸡蛋内,搅拌均匀加热煮蛋40分钟,顿服。同时用白花蛇舌草30g,水煎服。” (22)辽宁中医 1977;试刊:“治面神经麻痹:蓖麻仁75g,冰片1g。先将蓖麻子去皮捣烂,再加入冰片,搅匀后贴患侧。向左侧歪斜贴右侧,向右侧歪斜贴左侧。一般1~2天见效,如未见效者可再换1副,一般3副可愈。” (23)新中医 1991;(10):“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先每日吃金橘罐头1瓶,分3次吃完,连续3日。然后用蓖麻籽治疗。方法:取鸡蛋1个,自一端破一孔,装入蓖麻籽(去壳)10~15个,用白面包裹,放入灰火(柴草燃烧后)中烘熟食用,除蛋壳外全吃完,每晚食1个,10日为1疗程。未愈者停3日后继续按上法行下1疗程。行经期停用。”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蓖麻仁,气味颇近巴豆,亦能利人,故下水气。其性善走,能开通诸窍经络,故能治偏风失音,口噤、口目㖞斜、头风、七窍诸病,不止于出有形之物而已。盖鹈鹕油能引药气入内,蓖麻油能拢病气出外,故诸膏多用之。一人病偏风,手足不举,时珍用此油同羊脂、麝香、鲮鲤甲等药,煎作摩膏,日摩数次,一月余渐复,兼服搜风化痰养血之剂,三月而愈。一人病手臂一块肿痛,亦用蓖麻捣膏贴之,一夜而愈。一人病气血偏头痛,用此同乳香,食盐捣熁太阳穴,一夜痛止。一妇产后子肠不收,捣仁贴其丹田,一夜而上。此药外用累奏奇勋,但内服不可轻率尔。”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蓖麻,其力长于吸收,故能拔病气出外,其性善收,故能追脓取毒,能出有形之滞物,又能通利关窍,故主水癥。” ③程鸾池《医林纂要》:“蓖麻子,泻肺气之下行,能决至高之水而下之,通关窍,正经络,调上下。或云服此毕生不能食炒豆,亦不然。” ④张山雷《本草正义》:“蓖麻子,气味甘平,濒湖以为甘辛平,其实全无辛味;石顽以为温,颐且恒用以消散外疡红肿焮热各症,则可让其性必是清凉,石顽之说亦非是。其性善走善散,丹溪以为能追脓取毒,拔邪外出,甚是不确;业师朱氏,兼治外疡,凡拔毒提脓药中,从不用此,惟退消阳毒红肿,及发颐、瘰疬、乳痈等症,有家制千捶膏一方,专用蓖麻子仁杵细,和乳香、胶香、银朱、麝香成膏,即有红赤焮高,势且酿脓者,亦可十消 ,则明消散之功,何可误认提毒外出。濒湖以治偏风不举,口目㖞斜,盖亦用其走窜入络,可以通痹,非能拔出血络经脉之风邪。据《纲目》所载,一人偏风,手足不举,濒湖以此油同麝香,鲮鲤甲等作膏,摩之而愈,则真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着关节者,所以有验,此辨症之不可模糊隐约者也。丹溪又以为能出有形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则亦因其善走而速之使动耳。濒湖又谓一人病手臂一块肿痛,以此捣膏贴之,一夜而愈,则即走窜消散之动耳。”

参考文章含有蓖麻子的处方(四)中医中药含有蓖麻子的处方(三)中医中药含有蓖麻子的处方(一)中医中药含有蓖麻子的处方(二)中医中药蓖麻子中毒怎样解毒居家/装修蓖麻子的作用和功效中医中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蓖麻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953.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