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火秧竻


药材名称:火秧竻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

异名:霸王鞭(《植物名实图考》),金刚树、纯阳草、千年剑(《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羊不挨(广西)。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金刚纂的茎叶。

原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

历史:火秧竻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在(植物名实图考》毒草类中有金刚纂一条,即本种,云:“金刚纂,《云南通志》:花黄而细,土人植以为篱。《滇南本草》:金刚杵味苦,性寒,有毒,色青。质脆如仙人掌而似杵形故名《临安府志》:“状如刺桐,最毒,土人种作篱,人不敢触。按此草强直如木,有花有叶而无枝条,叶厚绿无纹,形如勺。”所述与今火秧竻相符。

形态:灌木,高达1m,有白色乳汁。枝圆柱状或有不明显的3~6棱,小枝肉质,绿色,扁平或有3~5条厚而作波浪形的翅,凹陷处有1对利刺。单叶由枝条翅边发出,肉质,倒卵形、卵状长圆形以至匙形,长4~6cm,宽1.5~2cm,两面无毛;托叶皮刺状,宿存,坚硬。杯状花序每3枚簇生或单生,总花梗短而粗壮;总苞片球形,5浅裂,裂片边缘撕裂;总苞腺体4,二唇形,无花瓣状附属物,上唇大,宽倒卵形,向外反曲;子房3室;花柱3,基部合生,顶端不分裂。蒴果无毛,宽约1.2mm,分果爿压扁状。花期4~5月,果期6~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17页.图2964)

生境与分布:生于村舍附近或园边,多种植作绿篱或盆栽。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性质

茎含三萜类、有乙酸蒲公英赛醇酯(Taraxeryl acetate)、无羁萜-3β-醇的乙酸酯(Friedelan-3β-yl acetate)、羽扇豆醇桂皮酸酯(Lupeol cinna te)、Moretenone、羽扇豆酮(Lupenone)、蒲公英甾酮(Taraxerone)、3β-无羁萜醇(Friedelan-3β-ol)、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环阿尔廷醇(Cycloartenol)、大戟甾醇(Euphol)、蒲公英甾醇(Taraxerol)、3α-无羁萜醇、β-谷甾醇、环木菠萝-3β-25-二醇(Cycloartane-3β-25-diol)、4-Taraxastane-3β-20-diol等[1]。最近还分出新的三萜为无羁萜-3β,30-乙醇的二乙酸酯(Friedelane-3β,30-diol diaceiate)(1)、30-乙酰氧无羁萜-3β醇(30-acetoxyfriedelan-3β-ol)(2)、3β-乙酰氧无羁萜-30-醇(3o-Acetoxvfriedelan-30-0l)(3),二萜为7-Hydroxyingol-3,12-d1-Oacetyl-8-tigliate[1]、Antiquorin[2]。

茎中尚含黄酮类、糖类、氨基酸、柠檬酸、苹果酸、延胡索酸[3]。

附 根含蒲公英赛醇[3]。乳汁含大戟醇、大戟脑(Euphol)、β-香树脂醇、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3]和有毒的3-O-Angelolylingenol[4]。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89;28(6):1695。[2] Phytochemistry 1989;28(2):553。[3]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97。[4] CA 1984;100:12496n。

药理

茎含无羁萜3-β醇,有抗炎作用,ip30mg/kg,对角叉胶菜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肿可抑制51.1%[1]。所含延胡索酸,在与琥珀酸合用时,有某些抗菌、抗移植性肿瘤的作用[2]。

参考文献

[1] J Nat Prod 1976;39(6):420。[2] 中草药通讯 1979;(4):8。

药性

性味:苦,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苦。” ②《本草求原》:“涩,温。” ③《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有微毒。” ④《中草药学》:“苦,寒,有微毒。”

功效:消肿,解毒,通便,杀虫。

主治:臌胀,急性胃肠炎,肿毒,疥癞。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无名肿毒,大疮。” ②《本草求原》:“其汁胶治大小便闭,调白蜜服。二便通,即 肉汤以解其毒。” ③《岭南采药录》:“杀虫,蚀腐肉,凡患牛程蹇捣敷之。”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去湿热,消肿拔毒。冶急性胃肠炎,恶疮痈肿,疥癣,皮肤病。”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茎、叶:急性胃肠炎,疟疾,跌打肿痛。” ⑥《中草药学》:“治恶疮肿痛,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入丸剂。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岭南草药志》:“治臌胀:火秧竻胶(茎梗割开流出之白色胶),炒米粉、百草霜。上3味和匀为小丸,晒干,朱砂为衣。大人服3g,小孩服2g,用山楂、砂仁、白芍煎水送服,隔日晨服1次。服后待泻4~5次时,可服温白粥则泻止。戒盐及盐制食品100天。” ②《岭南采药录》:“治疥癞:火秧竻(切片),以香油30g,贮瓦器,煎至竻焦黑色,去竻存油,和入川连、枯矾、樟脑、三仙丹、雄黄、蛇床子,为末。带热敷之。”

单方应用:①《岭南草药志》:“治大便秘结:火秧竻汁,加适量番薯粉,为小丸如绿豆大,用新瓦焙干候用,每服1丸。” ②《岭南草药志》“治疟疾:火秧竻心,切成黄豆大,用龙眼肉包裹,于发病前5小时吞服。” ③《福建中草药》:“治癣:火秧竻鲜枝茎去皮,绞汁涂抹。” ④《福建中草药》:“治足底挫伤瘀血或脓肿:火秧竻鲜茎捣汁,加入面粉调匀,煮熟外敷;或茎、叶捣烂,加热外敷。” ⑤《岭南草药志》:“治臌胀:取火秧竻汁与面粉加匀,制成小丸如胡椒大,滑石粉为衣,阴干,成人每服8丸,开水送服,服时注意切勿嚼破。” ⑥《岭南草药志》:“治霍乱:火秧竻30g,去皮,加米少许炒黄煎服。”

食疗:①《岭南草药志》:“臌胀:火秧另汁数滴滴入鸡蛋内,外用湿纸封固煨熟,连服数次。” ②《岭南草药志》“治偏枯:火秧竻二层皮120g,水浸半日晒干,猪蹄1只,水酒各半,煎8小时,去渣油,饮净汤。如呕或泻,不用戒心,越日饮三蛇血以输流血液。” ③《岭南草药志》:“治心胃气痛:火秧竻120g去皮,猪心60g,净水400ml煎成200ml,温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智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火秧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智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91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