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红绵藤


药材名称:红绵藤

名称出处:《中草药通讯》

概况

基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戟叶悬钩子的叶与枝。

原植物:戟叶悬钩子Rubus hastifolius Lévl.et Vant.(Rubus rufolanatus H.T.Chang)

形态:常绿攀援灌木,长达12m,主杆直径4~6cm;枝圆柱形,灰褐色,长鞭状,枝顶端落地常生不定根,小枝密被灰褐白色绒毛,老叶毛常脱落,疏生短小皮刺。单叶互生,叶片近革质,长圆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4cm,顶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上面无毛,深绿色,下面密被红棕色绒毛,边缘不分裂或近基部有2浅裂片,边缘有细小锯齿;叶柄长2~5cm,密被绒毛,无刺或偶有小刺。花3~8朵成伞房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和花梗密被红棕色绢状长柔毛;花梗长0.8~1.5cm;花直径1.5cm;花萼外密被红棕色绢状长柔毛,内面紫红色;萼片5,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或急尖,不分裂或外萼片顶端浅条裂,花后反折;花瓣5,倒卵形,长约5mm,白色,与萼片近等长;雄蕊多数,排成2~3列,花丝宽扁,无毛,花药淡黄颜色,背部稍具绢状长柔毛;雌蕊多数,子房无毛,花柱疏生长柔毛,几与雄蕊等长。果实近球形,稍压扁。直径1~1.2cm,红色,熟透时变紫黑色。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与分布:常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坡阴湿处及沟谷土质疏松肥沃的疏林内或溪涧两旁的灌丛中,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泰国、越南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附 根含10,16二羟基十六烷酸。

参考文献

药学学报1981;16(6):47。

药性

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收敛止血。”

主治:外伤性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妇科出血以及血液病引起的出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内外伤出血。本品的制剂‘止血灵注射液’适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及外伤性出血,消化道出血,妇科出血,呼吸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及血液病引起的出血等。”

用法用量:用注射液直接滴于伤口,或湿敷,或肌注。干叶研粉和煎剂入药均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红绵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81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