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eihuicai gongyi
[外文]:coal winning technology
在回采工作面内,为采出煤炭所进行的落煤、装煤、运煤、工作面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工序叫回采;按一定顺序回采,并在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安排、有机配合,称回采工艺。落煤是把煤从煤壁上破落下来,主要有打眼放炮落煤、机械割煤和水力落煤等方式。装煤是把落下的煤装入输送机,主要有人工装煤、机械装煤和爆破装煤等方式。运煤是把采下来的煤运出工作面,倾角小于25°时工作面铺设输送机,大于25°时可改用溜槽。工作面支护是支护控顶区内的顶板,防止冒顶,减少顶板下沉量,以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在急倾斜煤层中有时还要支护底板。工作面支护主要有木柱、棚子、金属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组成的悬臂支架以及自移式液压支架等。回采后不再支护的空间称采空区。为减少工作面压力而对采空区顶板加以管理的方法叫采空区处理,顶板管理是工作面支护与采空区处理的合称。我国多数矿区采用全部垮落法将采空区支架撤回,使采空区顶板下部垮落并利用其碎胀性支撑上部顶板。少数矿区采用全部充填法将采空区用充填材料填满,不让顶板垮落;极少数矿区则采用煤柱支撑法或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
50年代初,我国煤矿大力推广壁式采煤法,并采用了输送机。使回采工艺改进很大,大体上经历了以炮采、机采、综采为主要标志的三个发展阶段。
炮采打眼放炮落煤方式的简称。回采工艺过程是打眼放炮、人工或机械法装煤和刮板输送机运煤。工作面推进后用人工移设输送机,也称人工移溜,用木柱、棚子或金属支架支护工作面,回柱放顶或回柱充填等。炮采的设备和技术简单,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很能适应,目前在我国仍占总产量的60%。但炮采劳动强度大,人工装煤和移设输送机费工费时,工作面月产量仅万吨左右,工作面效率每工约4吨。
机采落煤、装煤和运煤等回采工序实现普通机械化,简称普采。50年代我国采用深截式采煤机(即康拜因)采煤。这种机械的结构复杂,需要专门机道,割煤后顶板悬露的面积大。6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广了浅截式机组采煤。工作面的装备有:浅截式采煤机,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金属摩擦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组成的悬臂支架。这种回采工艺过程主要是机械采煤、液压千斤顶移设输送机、人工支护(使割煤后悬露出的顶板能及时得到支撑)和回柱放顶或回柱充填。机采使工作面回采工艺简化,劳动强度减轻;工作面单产和工效比炮采提高了一倍。目前我国机采产量已达总产量的20%以上。
综采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简称。回采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顶板管理等基本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我国在70年代初开始推广这种方法。在综采工作面内的设备包括: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自移式液压支架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在运输巷道内装设有转载机和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见矿井运输);在回风巷道内装设单轨吊车或双轨平板车,供输送材料和设备等使用。
采煤方式有单向和双向两种:
(1)单向采煤,上行进一刀(0.6~0.8m)割煤,下行装煤,即往返只进一刀;
(2)双向采煤,往返各进一刀(0.6~0.8m)×2,即往返都割煤、装煤,又称穿梭式采煤。采煤时,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装煤是借助滚筒的螺旋叶片和挡煤板将割下的煤装进输送机。一般应采用双向采煤的方法。
推移输送机采煤机采过10~15m后,用液压千斤顶将输送机顶推到煤壁。推移时要保持弯曲段有一定长度,不使输送机过度弯曲。
移架采煤机采过后,要前移支架维护新露出的顶板。移架方式有两种:
(1)及时移架,采煤机采过5m后,先移支架,后推输送机,又称及时支护;
(2)滞后移架,采煤机采过10~15m后,先推输送机,后移支架,又称滞后支护。应根据工作面顶板稳定性选择移架方式。
综采改善了劳动条件,使工作面产量和效率比机采提高了一倍,工作面安全,顶板事故大为减少,是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但综采设备昂贵,技术性很强,对地质条件要求严格。到80年代初,我国综采产量仅占统配煤矿产量的15%左右。在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的矿区,应优先采用综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智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煤回采工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智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