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禾虫


药材名称:禾虫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沙虫、沙蚕、海蚯蚓(《我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的全体。

原动物: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us(Quatrefages)

历史:本品首载于《纲目拾遗》,谓:“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广志》云:“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或稻根腐而生虫。大者如箸许,长至丈,节节有口,生青,熟红黄,霜降前禾熟,则虫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节而出,浮游田上,网取之。”所述即系本品。现代文献《我国药用动物志》以原动物名称收载了本品。

形态:体细长稍扁,长40~80mm,宽约5mm,全体有60多个体节。前端背面到口腔基部绿褐色,后面稍带红色,背中央浅红色。头略呈六角形,有大眼2对。头部腹面中央有口,有触须4对,触角和触手各2个。吻分前后两部,每部又分3小区,吻无小齿,而有软突起,Ⅰ、Ⅱ区小突起不明显,Ⅲ、Ⅳ区有柱状小突起约20个,Ⅴ、Ⅵ区有4个大突起。深绿色,两旁有小突起1~2个,Ⅶ、Ⅷ区前缘有一排大突起。体节两旁均有疣足,第4对起有少数刚毛。体中部的疣足,背须有大基叶,腹须同长,基叶不显,背肢较小,其腹侧有一舌状叶,刚毛多而长,大多成桨状。肛节有小肛须1对。

生境与分布:本种生活于淡水或咸淡水水域,栖于泥质或沙质底内。个体的大小往往随栖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生殖期群游于水面。分布于江苏、福建、广东。

化学性质

含无脊血红蛋白(Erythrocruorin)。

参考文献

CA 1978;88:1881s。

药性

性味:《本草求原》:“甘,温。”

功效:补脾暖胃,利湿生血。

主治:脾胃虚寒,血虚,小便不利。 ①《纲目拾遗》:“补脾胃,生血.利湿,行小便。” ②《本草求原》:“暖胃,补气,少加醋良。”

使用注意:①《纲目拾遗》:“疮疡勿食,能作脓。” ②《本草求原》:“发疮疥。有湿食之则腹滞痛。喘嗽人忌。”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纲目拾遗》:“治脾胃虚弱:禾虫适量蒸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泰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禾虫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泰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63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