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花射干


药材名称:白花射干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冷水丹(《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二歧鸢尾的根状茎。

原植物:二歧鸢尾Iris dichoto Pall.,又名野鸢尾(《北京地区植物志》),扇子草(河北),老鹳扇(山西),扁蒲扇(陕西)。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始载之:名为白花射干,江西、湖、广多有之,二月开花,白色有黄点,似蝴蝶花而小,叶光滑粉披,颇似知母;亦有误为知母者,结子也小……俚医谓冷水丹以为引血,通关节之药。”所述即为此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为不规则块状,棕褐色;须根发达,黄白色。叶基生或在花茎基部互生,剑形,长15~35cm,宽1.5~3cm,顶端多弯曲呈镰刀形,基部鞘状抱茎,无明显的中脉。花茎实心,高40~60cm,上部二歧状分枝,花枝生于分枝顶端;苞片4~5枚,披针形,内包含有3~4朵花;花蓝紫色或浅蓝色,有棕褐色的斑纹;花被管甚短,外花被裂片宽倒披针形,上部向上反折,内花被裂片顶端微凹、雄蕊花药与花丝等长;花柱分枝扁平,花瓣状,顶端裂片狭三角形。蒴果圆柱形或略弯曲。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至1/3处。种子椭圆形,有小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16卷.第1分册.图版55)

生境与分布:生于砂质草地,山坡石隙等向阳干燥处。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春、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药材产于江苏,本品在江苏北部有作白前使用者。

鉴别: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长2~5cm,直径0.7~2.5cm,表面灰褐色,粗糙,有圆形的茎痕或残留的茎基。须根细长弯曲,长7~12cm,直径约2mm,表面黄棕色或棕色,有明显极细的纵皱纹和横皱纹。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可见细木心。气无,味稍苦。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根茎含白射干素(Dichotornitin)、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汉黄芩素(Wogonin)、鼠李秦素(Rhamnazin)、野鸢尾甙(1rigenin)、鸢尾甙元(Tectorigenin)、鸢尾甙(Tectoridin)等。以及异黄酮和色素等[1]。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86;21(11):836。[2] Chem Pharm Bull 1976;24:1609。[3] Chem Pherm Bull 1972;20:730,1973;21;600,2323,2562。

药性

性味:苦,寒。有小毒。 《内蒙古中草药》:“苦,寒。有小毒。”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胃痛,肝炎,乳腺炎。 ①《植物名实图考》:“行血,通关节。” ②《长白山药材调查报告》:“利尿,泻下,催吐。” ③《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肝炎,肝肿大,胃痛,乳腺炎。” ④《中药大辞典》:“治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切片贴痛处。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内蒙古中草药》:“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白花射干10g,煎水当茶饮。亦可捣汁内服,牙痛可将根茎切片贴痛处。” ②《内蒙古中草药》:“治肝炎,胃痛:白花射干15~30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浩遥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花射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浩遥;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613.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