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文鳐鱼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鳐(《吕氏春秋》),飞鱼《《本草拾遗》)。
基源:为飞鱼科动物燕鳐鱼、弓头燕鳐鱼、点鳍燕鳐鱼、背斑燕鳐鱼、少鳞燕鳐鱼的肉。
原动物:燕鳐鱼Prognichthys Cypselurus dgoo(Temm.et Schl)。弓头燕鳐鱼Cypselurus arcticeps(Gunther)。点鳍燕鳐鱼Cypselurus spilopterus(Cuvtet et Valenciennes)。背斑燕鳐鱼Cypselurus bahiensis(Ranzani)。少鳞燕鳐鱼Cypselurus oligolepis(Bleeker)
历史:文鳐鱼首载于《本草拾遗》,谓“生南海。大者长尺许,有翅与尾齐。群飞海上。”《纲目》载:“按西山经云:观水西注于流沙,多文鳐鱼。状如鲤,鸟翼鱼身,苍文白首赤喙。常以夜飞,从西海游于东海。其音如鸾鸡。”林邑记云:“飞鱼身圆,大者丈余,翅如胡蝉。出入群飞,游翔翳荟,沉则泳于海底。”又一统志云:“陕西鄠县涝水出飞鱼,状如鲋,食之已痔疾也。”显然古代本草包括数种文鳐鱼,《我国药用动物志》分5种鳐鱼分条收载。
形态:燕鳐鱼体略呈梭形,背部及腹部颇宽。微凸出,头短,背部平坦,腹面甚狭。吻短。眼大,侧位而高。全体被圆鳞,鳞较大。侧线位很低,近腹缘,其后端不达尾鳞部,侧线鳞54~。背鳍12~14,位靠后。胸鳍很发达,宽大,平置时可达臀鳍最末鳍条的尖端。腹鳍大,平置时约可达臀鳍基底末端。臀鳍小,与背鳍略相对,尾鳍分叉,下叶较上叶长。体背面黑色,侧下方及腹部银白色。
生境与分布:常成群游于海洋之上层,能跃出水面,展开胸鳍,在1m左右的水面上空滑翔10~100m以上的距离。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
其它四种形态与燕鳐鱼相近。主要区别为弓头燕鳐鱼腭骨无牙,胸鳍下部1/3处具有一淡色斜斑。分布于南海。点鳍燕鳐鱼腹鳍距鳃孔较距尾鳍基为近,背鳍前鳞28~34;头长等于或稍短于背鳍至尾鳍基。分布于南海。背斑燕鳐鱼背鳍后部具明显黑斑,背鳍前鳞通常30(28~34),胸鳍棕黑色。分布于南海、东海。少鳞燕鳐鱼背鳍前鳞少于33,一般为25~28;体侧一列鳞44~51。分布于南海。
药性性味:《纲目》:“甘、酸。”
主治:难产,痔疮。 ①《本草拾遗》:“令易产,临时烧为黑末,酒下2g。” ②《纲目》:“已狂已痔。”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芊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文鳐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芊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