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一味药


药材名称:一味药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概况

异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山皂角(《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绿豆(《四川中药志》),马料梢(《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狼牙草(《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基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马棘的全草,木蓝属世界有800余种;我国70余种。

原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um.

历史: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谓:“马棘生荣阳冈阜间,科条高四、五尺,叶似夜合树而小,又似蒺藜叶而硬,又似新生皂荚科叶而小,梢间开粉紫花,形状似锦鸡儿,花微小,味甜,采花炸熟……。”按上述,应为本种。

形态:小灌木,高60~90cm,植株被丁字毛。羽状复叶长3.5~5.5cm;小叶7~11,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2.5cm,宽0.5~1cm,先端圆或微凹,具短尖,基部圆楔形;全缘;两面及叶柄被白色丁字毛;小托叶锥状。总状花序腋生,较叶长,长3~10cm;花密集,长0.4~0.5cm;萼钟状,萼齿5;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旗瓣倒卵形,外面被白色短柔毛;子房无柄,被丁字毛。荚果圆柱形,长1.5~3cm,宽0.3cm,嫩时密被丁字毛。种子肾形。花期5月,果期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88页.图2506)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缘、灌丛、溪边及草地。分布于我国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

栽培:宜于温暖向阳环境,耐瘦瘠。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在3~4月播种。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深3~6cm,然后将种子拌成种子灰后点播,每亩用种量1kg。播后,施入人畜粪水,并覆上细土。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逐次间苗,并行追肥。以后每年适时中耕除草与施肥。连续收获4~5年后,须挖蔸更新,另行播种。虫害有蛞蝓、蜗牛,食害幼苗,宜在晴天早晨撒生石灰粉防治。

采集:9~10月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种子含Stigolamine[1]及半乳糖甘露聚糖[2]。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7;16(1):131 。[2] 植物学报 1980;22(3):302。

【药味

性味:苦、涩,温。 ①《四川中药志》:“苦、涩,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平。”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瘰疬,痔疮,食积,感冒咳嗽。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消胀。” ②《四川中药志》:“治痒子,小儿食积饱胀,寒凉咳嗽,食停及痔疮。” ③《中药大辞典》:“治瘰疬,痔疮,食积,感寒,咳嗽。”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捣敷或捣汁搽。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配萝卜子,治小儿食积。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小儿食积饱胀:一味药、刮经板、石竹根、鱼鳅串、萝卜子。煎水服。”

单方应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烂脚:马棘全草晒干,烧灰,用清油调敷。”

参考文章《我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3篇800、1100、1300字读后感作文钱是一味药保健养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志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一味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志;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47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