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竹鸡


药材名称:竹鸡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纲目》),竹鹧鸪(《我国动物图谱·鸟类》)。

基源:为雉科动物竹鸡。棕胸竹鸡的肉。

原动物: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Temmick)。棕胸竹鸡Bumbusicola fytchii(Anderson)。

历史:竹鸡首载《本草拾遗》,称之谓山菌子。李时珍释其名曰:菌子,言味美如菌也。蜀人呼为鸡头鹘,南人呼为泥滑滑,因其声也。今通称竹鸡。

形态:体长约30cm。头、颈侧、颏、喉等均栗褐色。上体大都黄橄榄褐色。蓝灰色的眉纹,向后几伸至背侧。中央尾羽淡肉桂栗色,密杂以虫蠹状纹。 棕色,前浓后淡,两胁密杂以黑褐色斑。脚和趾黄褐色。

生境与分布:栖息于山地丛林间。夜间栖树上。飞翔低而迅速。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

药性

性味:《医林纂要》:“甘,温。”

归经:《本草求真》:“入心、脾、肝。”

功效:补中,杀虫。

主治:久病虚损,野鸡病。 ①《本草拾遗》:“主治野鸡病,杀虫,煮炙食之。” ②《医林纂要》:“补中。” ③《我国药用动物志》:“有补中的功效。主治久病虚损。”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只。

参考文章灰胸竹鸡禽痘的防治鸡竹鸡孵化期为17-18天鸡日本竹鸡养殖技术鸡灰胸竹鸡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鸟类棕胸竹鸡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鸟类棕胸竹鸡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食性、生长繁殖、体型、其他相关资料鸟类灰胸竹鸡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鸟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昊磊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竹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昊磊;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47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