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小唐松草


药材名称:小唐松草

名称出处:《内蒙古药材选编》

概况

基源: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亚欧唐松草的根。

原植物:亚欧唐松草Thalictrum minus L.

形态:植株全部无毛。四回三出羽状复叶;叶片长达20cm;小叶纸质或薄革质,顶生小叶楔状倒卵形,长0.7~1.5cm,宽0.4~1.3cm,基部楔形至圆形,3浅裂或有疏齿牙,偶有不裂;叶柄长达4cm,基部有狭鞘。圆锥花序长达30cm;花梗长3~8mm;萼片4,狭椭圆形,长约3.5mm;雄蕊多数,长约6mm,花药狭长圆形,长约2mm,顶端有短尖头,花丝丝状;心皮3~5,无柄,柱头正三角状箭头形。瘦果狭椭圆球形,稍扁,长约3.5mm,有8条纵肋。花期6~7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400~2700m间山地草坡、田边、灌丛中或林中。分布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部。欧洲、亚洲广布。

化学性质

含生物碱:小檗碱,N-甲基氢化小檗碱(N-Methylcanadine)、香唐松草碱(Thalfoetidine)、唐松草新碱(Thalidasine)、唐松草卡宾碱(Thali carpine)、唐松草麦碱(Thalimethine)、O-甲基唐松草麦碱(OMethylthalimethine)、唐松草北碱(Thalicberine),O-甲基唐松草北碱、木兰碱、巴马亭、药根碱、粉防己碱、小檗胺等五十多种生物碱[1]。

又Thalictrum minus L.race B的根含铁线蕨叶碱(Adiantifoline)及黄小檗碱(Obabenne)[2]。

参考文献

[1] J Nat Prod 1982;45:295 。[2] J Nat Prod 1978;41:271。

药理

根含铁线蕨叶碱,对正常家兔血压有短暂而轻度的降压作用[1]。根还含黄小檗碱,其降压作用稍强[2];在大鼠试验中,有抗炎和解痉作用[3];体外试验有抗结核杆菌作用,有效浓度为7.8μg/ml(无血清)和62.5μg/ml(有血清)[4],在1mg/ml浓度时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2]。

参考文献

[1] J Nat Prod 1978;41(3):271 。[2] J Nat Prod 1976;39(4):204 。[3] CA 1980;92:174599s 。[4] Фармацие 1978;27(2):23。

药性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凉血,消肿毒。

主治:胸膈饱胀,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忌酸、辣、燥食物。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陕西中草药》:“治急性皮炎及湿疹:小唐松草适量,焙干研粉,撒患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昌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小唐松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昌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468.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