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酸碱废水处理

[拼音]:suan jian feishui chuli

[外文]:treatment of acid and alkaline wastewater

含酸或含碱的废水来源很广。含酸废水主要来自制酸厂、化工厂、化学纤维厂、染料厂、金属酸洗车间和电镀车间等。其中有的含有无机酸,有的含有机酸,或二者兼有。含酸浓度差异很大,低的小于1%,高的大于10%。含碱废水主要来自制碱厂、制浆造纸厂、印染厂、皮革厂、炼油厂等。其中有的含无机碱,有的含有机碱。含碱浓度有的高于5%,有的低于1%。酸碱废水中,除含有酸、碱以外,还可能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无机物、有机物。

酸碱废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如不加治理直接排出,会腐蚀管渠和构筑物;排入水体,会改变水体的pH值,干扰水体自净,并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渔业生产;排入农田,会改变土壤的性质,使土壤酸化或盐碱化,危害农作物;酸碱原料流失也是浪费。所以酸碱废水应尽量回收利用,或经过处理,使废水的pH值处在6~9之间,才能排入水体。

高浓度酸碱废水的回收利用

对于高浓度含酸(一般在10%以上)、含碱(一般在5%以上)废水,首先应根据水质、水量和不同工艺要求,进行厂区或地区性调度,尽量重复使用;如重复使用有困难,或浓度较低,水量较大,可采用浓缩的方法回收酸碱。

目前含酸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真空浓缩冷冻结晶法和自然结晶法。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的基本过程是:将煤气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直接喷入待蒸发的废液,去除废液中的水分,浓缩并回收酸类物质。这种浓缩方法适用于处理大量废水,其优点是热效率高,回收的再生酸浓度较高(可达42.6%);缺点是酸雾大,防腐蚀要求较高,并须有可燃气体来源。真空浓缩和自然结晶法的基本过程是:利用真空减压法降低含酸废水的沸点,以蒸发水分,浓缩并回收酸类物质。这种浓缩方法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较高,酸雾问题易于解决;缺点是回收的再生酸浓度较低(仅为18~20%);需用耐酸防腐蚀材料较多,设备投资较大。自然结晶法主要是利用含酸废水制取硫酸亚铁、硫酸铵等化工原料和化学肥料。此外,还可用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回收酸、碱物质。在水处理工艺中,也可将酸性废水用于给水软化的磺化煤再生和用于水质稳定等。

低浓度酸碱废水的处理

对于低浓度含酸 (4%以下)、含碱(2%以下)废水,还没有经济有效的回收利用方法。为避免酸碱废水造成危害,应在排放前加以处理。处理的方法主要是中和法。在含酸废水中加入碱性物质,或在含碱废水中加入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使之生成盐类物质和水。酸碱废水的中和方法主要有三种:

(1)有条件时,应利用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利用碱性废渣中和含酸废水,或利用废酸、烟道气等中和含碱废水。这种方法节省中和药剂,设备简单,处理费用低;但酸碱废水流量及浓度时有变化,处理效果往往不稳定。

(2)如无碱性废水或碱性废渣可利用,一般向含酸废水投加中和药剂或采用过滤中和法。投药中和法是将碱性药剂,例如石灰(CaO)、石灰石(CaCO3)、电石渣[含Ca(OH)2]、苛性钠(NaOH)、碳酸钠(Na2CO3)等,以溶液、乳浊液或粉末状态均匀投入酸性废水,经过充分反应,使废水得到中和。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含酸废水,适应性强,处理效果比较稳定,可以达到排放要求,设备也较简单;但沉渣量大,不易处理。过滤中和法是使含酸废水通过具有中和能力的滤料层(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发生中和反应,消除酸性物质。适用于处理较洁净的含有盐酸、硝酸和低浓度的硫酸废水。硫酸浓度一般应不超过2克/升,以避免硫酸钙的生成量超过其饱和溶解度,发生沉淀覆盖在滤料的表面,阻碍中和反应的进行。此法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费用低,出水pH值稳定,产生的沉渣较少;缺点是进入中和滤池的硫酸浓度有限制。中和滤池目前有两种型式:普通中和滤池和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普通中和滤池一般为重力式,由于滤速低(一般为每小时1~1.5米,较大不超过5米)、滤料粒度大(一般为5~8厘米),如进水硫酸浓度较高,滤料表面就会结垢,处理效果不理想。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由于采用小颗粒滤料(粒度一般为0.5~3毫米)和高滤速(一般为50~70米/时),处理效率比普通中和滤池高得多,并可处理硫酸浓度较高的废水。为了防止小颗粒滤料在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中溢出池外,并提高大颗粒滤料的利用率,又出现了变滤速的升流膨胀式中和滤池。其滤速在池下部不宜小于60米/时,在池上部宜采用15~20米/时。用中和法处理含酸废水,如用含碳酸钙成分的物质进行中和,往往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出水的pH值约在5.5~6.0之间,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对此,可采用吹脱法去除二氧化碳,提高pH值。

(3)在无含酸废水或烟道气可供利用时,含碱废水须采用加酸处理,主要是投加工业硫酸、盐酸或硝酸。这样虽可达到中和目的,但增加了废水处理费用。

参考文章酸碱废水处理废水治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酸碱废水处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42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