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由跋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异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普陀南星的块茎。天南星属全世界150余种,我国约82种。
原植物:普陀南星Arisae ringens(Thunb.)Schott
历史:《本草拾遗》:“云:跋苗高一、二尺,似蒟蒻,根如鸡卵。”《植物名实图考》云:“半夏、由跋花似南星,而皆三叶;由跋又有六七叶者,俗皆呼小南星。”上面的描述与普陀南星比较接近。
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具小球茎。鳞片向上渐狭,内面的长约12cm。叶2(~1),叶柄长15~30cm,粗7~8mm,下部1/3具鞘,鞘管状,口部截形;叶片3全裂,裂片无柄或具短柄,中裂片宽椭圆形,长16~23cm;侧裂片偏斜,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5~18cm,宽均在10cm以上,先端渐尖,具长1~1.5cm的锥状突尖,侧脉脉距约1cm, 脉距边缘5mm。花序柄短于叶柄,有时长为叶柄的1/2。佛焰苞管部绿色,宽倒圆锥形,长3.6cm~4cm,上部粗1.8~2cm,喉部多少具宽耳,耳内面深紫,外卷,长约1.5cm,粗约8mm,雄花规则地螺旋状排列,每花花药2,具短柄,2室,药室短卵圆形,顶孔横裂;雌花序近球形,长宽约1.5cm,子房卵圆形,顶部渐狭,胚珠1;各附属器棒状或长圆锥状,长3.5~4.5cm.先端钝,基部增粗至0.9~1.2cm,具长5~10mm的柄,向上渐狭,上部粗5~8mm。花期4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分册.154页.图版294-6)
生境与分布:分布于浙江、台湾。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本草品汇精要》:“辛,平,有毒。” ②《纲目》:“辛、苦,温,有毒。”
功效:解毒消肿。
主治:毒肿结热。
用法用量:外用:醋磨涂敷。
医药家论述李时珍《纲目》:“由跋,即天南星之小者,其气未足,不堪服食,故医方罕用。惟重 钱至一两者,气足乃佳,正如附子之侧子不如附子之义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彦绮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由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彦绮;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