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苦竹沥


药材名称:苦竹沥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基源:为禾本科大明竹属植物苦竹的茎秆经火烤灼时流出的液汁。

原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 rus(Keng)Keng f.(Arundinaria a ra Keng),又名伞柄竹(《我国树木分类学补编》)。

余项参见“苦竹叶”条。

药性

功效:清火消痰,明目利窍。

主治:口疮,目赤眦痛。 ①《别录》:“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②《药性论》:“治眼赤。” ③《日华子本草》:“苦竹作沥,功用与淡竹同。” ④《纲目》:“治牙疼。”

用法用量:内服:冲服,30~60ml;或入丸剂。外用:点眼或揩牙。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梅师集验方》:“治目赤眦痛如刺,不得开,肝实热所致或生障翳:苦竹沥300ml,黄连0.6g,绵裹入竹沥内,浸一宿,以点目中,数度令热泪出。” ②《姚僧坦集验方》:“治卒齿痛:苦竹烧一头,一头得汁,多揩齿上。”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文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苦竹沥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文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230.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