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吴茱萸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茱萸(《本草拾遗》),吴萸(《草本便方》),左力(《南宁市药物志》)。
基源: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吴茱萸、石虎及波氏吴萸的果实。吴茱萸属全世界约150种,我国产22种以上。
原植物:正品吴茱萸一般有1种及2变种: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Boyrnia rutaecarpa Juss.),又名吴萸(广东、广西、贵州等地),臭辣子树(湖北、贵州),伏辣子(陕西、贵州),除油子、药子(湖北),气辣子、臭泡子(四川)。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E.officinalis Dode)。波氏吴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E.bodinieri Dode)
历史:吴茱萸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载:“吴茱萸生上谷,川谷及冤句……9月9日采,阴干,陈久者良。”陈藏器谓:“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苏颂谓:“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李时珍谓、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垒垒成簇而无核,与椒不同,一种粒大,一种粒小,小者入药为胜。”根据上列各本草所述,对照现代吴茱萸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基本相符。所谓三月开红紫细花,指农历三月开始形成紫色花蕾。粒大粒小,指吴茱萸和石虎的果实。吴茱萸已载入《我国药典1985年版》。
形态:吴茱萸为灌木或小乔木。老枝暗褐色,当年生枝紫褐色,有圆形或椭圆形小皮孔;幼枝、叶轴、花轴均被黄褐色长柔毛;裸芽被紫褐色长柔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5~9,对生,椭圆形至长卵形,长5~15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钝,全缘或有不明显锯齿,纸质或厚纸质,上面深绿色,具光泽,干后呈暗褐色,被疏毛,以脉上较密,下面青绿色或绿色,密被长柔毛,以脉上最密,具粗大腺点。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粗壮;苞片对生,细小,生于花轴下部的呈鳞片状,生于花轴基部的呈小叶片状;花蕾细小,密集,红色或紫红色;花基5数,白色;萼片细小,广卵形,被短柔毛;花瓣长圆形,长4~6mm;雄花雄蕊5,较花瓣长,中部以下被长柔毛,花药广椭圆形,长约1mm,退化子房先端4~5裂,裂瓣为退化子房全长的1/3或稍长,不被毛或几无毛;雌花较密,花瓣比雄花的大,端尖或微钝,内面被长柔毛,退化雄蕊鳞片状,长1~2mm,子房的长圆形,花后向两侧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腺点,花柱圆形,短而粗。成熟心皮紫红色,表面有粗大腺点,每分果瓣有1粒种子,卵形,黑色,长5~6mm,具光泽。花期4月下旬至8月中旬,果期8~11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48页.图2826)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路边、坡地,山谷灌丛中或疏林下,家前屋后常有栽培。分布于陕西和甘肃南部、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石虎与吴茱萸不同之处在于:小叶较小而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上面无毛或仅中脉及侧脉上略被短柔毛,下面密被长柔毛,薄纸质,开花时,花朵疏散不甚密集,雌花花瓣短小,通常长3~4mm,果实略小,种子长4~4.5mm。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路边。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波氏吴萸与吴茱萸不同之处在于:叶较吴茱萸狭但较石虎宽,广长圆形,先端渐尖或短尖,叶面仅中脉上略被疏短毛,余儿无毛,下面仅脉上被短柔毛,余不被毛或几无毛。花期7~8月,果期9~11月。生长于路边、山坡或林缘、亦有栽培。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生药栽培:适于温暖、向阳的环境。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和腐殖质壤土为宜。多用无性繁殖。在冬末春初剪取1年生枝条,截成20~25cm长的插条,留有3~4个芽,斜插于苗床,深12~16cm,壅土压实,铺草保湿,当年冬季或次年早春即可移栽定植;亦可将粗壮侧根切成15~18cm长,按行距15~20cm开沟,以9~12cm株距斜插,覆土压紧,盖草浇水,次年春季移植。分株繁殖,在早春挖掘母株基部萌生的幼苗进行栽种。为使母株多生幼苗,常在侧根上人工砍伤,覆土保湿,次年即可抽生幼苗,即可分栽。移栽种植宜在3月上旬~4月上旬,行株距4×3m,开穴后施入底肥与细土,然后栽入种苗,覆土踩紧,浇水定根。定植后,每年需注意中耕除草,冬季须培土与修剪整枝,先后施肥2~3次,夏季应多施磷、钾肥,防止落果。虫害有蚜虫、蚧壳虫,可喷40%乐果乳油800倍液;祸天牛幼虫蛀入树杆,咬食木质部,可用药棉浸40%乐果油塞入孔里,并用黄泥封口毒杀。
采集:8~10月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尚未分离时采摘,晒干、除去杂质。如遇阴天,可用微火烘干。药材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陕西南部及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地也产。以贵州、广西产量较大,湖南常德质量较好。
鉴别
性状:果实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许多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稍有下凹,呈五角星状的裂隙,有时裂隙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基,基部有花萼及短果柄;花萼及果柄上被有黄颜色茸毛。质硬而脆,具浓郁芳香气,味辛辣而苦。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显微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大多含橙皮甙结晶。中果皮较厚,为薄壁组织,有多数大型油室散在,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近内果皮尤密。内果皮为4~5列薄壁细胞,长方形,切向排列。果实每室有1~2粒种子,类三角形,种皮石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壁较厚,种皮以内为胚乳组织。(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03页.图257) 果柄横切面:表皮有多数腺毛,头部长圆形或梨形,7~14细胞,含挥发油,柄1~6个细胞,排成1~2列;并有非腺毛,1~5个细胞。皮层中有石细胞散在,类圆形或分枝状,直径80~120μm;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及木纤维组成,也有少数石细胞。髓部为薄壁细胞。(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04页.图258) 粉末:灰棕色。 ①粘液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64~120μm,有时壁破裂后逸出粘液质。 ②非腺毛由1~9细胞组成,末端偶有短分叉,长62~416μm,直径16~48μm,壁厚至7μm,平滑或有角层线纹或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充满棕红色物。 ③果皮组织淡棕色。表皮细胞多角形,大多含橙皮甙结晶;气孔直径18~38μm,副卫细胞4~6个。中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亦含橙皮甙结晶。 ④草酸钙簇晶多存在于中果皮细胞中;花瓣、宿萼及果柄组织中亦含有,直径约16~38μm。另有方晶,长约至19μm。 ⑤腺毛头部椭圆形或梨形,7~14或更多细胞,长64~96μm,直径24~53μm,含黄棕色或暗红棕色物。柄部1~4细胞,与头部相接的细胞常含红棕色物。腺鳞少数,呈圆形或长圆形,顶面观约12~16细胞,直径43~62μm,常含棕色物。 ⑥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7~40μm,具3孔沟,外壁两层,外层较厚,表面有网状雕纹,网眼形状不规则。 ⑦油室多破碎,完整的一般直径100μm以上。 ⑧石细胞少数,绿黄颜色,略呈纺锤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0~64μm,长至128μm,壁厚8~16μm。(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45页.图216)
理化:①取本品粉末0.5g,加10%醋酸溶液10ml,用力振摇,滤过。取滤液2ml,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振摇后,产生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②取本品粉末1g,加入0.5%盐酸乙醇溶液10ml,在水浴上回流10分钟,乘热滤过。滤液用5%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成中性,在水浴上蒸干,加3ml5%硫酸溶解残渣,滤过,滤液加1~2滴硅钨酸试剂,有灰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加工炮制:①甘草制吴茱萸 取甘草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晒干。每1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②盐制吴茱萸 取净吴茱萸,加入盐水拌匀,用文火炒至裂开,稍鼓起时,取出,放凉。每100kg吴茱萸,用食盐3k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制吴茱萸、盐吴茱萸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果实含生物碱类,为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tarpine)、7-羟基吴茱萸碱[1]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吴茱萸新碱(Evocarpine)、1-甲基-2-[(Z)-6-十一烷基]-4(1H)-喹诺酮、1-甲基2-十一烷基-4(1H)-喹诺酮[2]、Goshuyuarnide Ⅰ和Ⅱ[3]、Evodiamide[4]、去氢吴茱萸碱(Dehydroevodiamine)[5]、N、N-Dimethyl5-Methoxytryptamine、NMethylanthranilamide[6]。含4种新的柠檬苦素化合物:12α-羟基柠檬苦素(12α-Hydroxylimonin)、12α-羟基吴茱萸醇(12αHydroxyevodol)、6α-和6β-乙酰氧基-5-表柠檬苦素(6α-and6β-Acetoxy-5-epilimonin)[7],另含柠檬苦素、吴茱萸醇[8]化合物。还含脱氧肾上腺素(对羟福林Synephrine)[9]、Forsythiaside即3,4-二羟基-β-苯乙基-α-L-吡喃鼠李糖(1→6)4-O-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甙[10]、氨基酸类、酰胺类[11]及环状乌嘌呤苷单磷化合物[12]和去甲乌药碱等[13]
参考文献[1] CA 1980;92:59068f。[2] 生药学杂志(日) 1989;43(4):339。[3] J Nat Prod 1989;52(5):1160。[4] J Nat Prod 1988;51(4):791。[5] CA 1982;96:174328k。[6] 生药学杂志(日) 1979;33(1):30。[7] Chem Pharm Bull 1988;36(11):4453。[8] Chem PhaTm Bull 1988;36(3):1237。[9] 生药学杂志(日) 1979;33(1):35。[10] Chem Pharm Bull 1982;30(3):1048。[11] J Nat Prod 1988,51(1):161。[12] Chem Pharm Bull 1982;30(7):2463。[13] 西北药学杂志 1990;5(2):9。
药理①中枢作用 10%吴茱萸乙醇提取物0.1~0.5ml/kg iv对兔具有与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相似的镇痛作用,在寒冷条件下的镇痛作用较上述两药更强[1]。1%吴茱萸碱盐酸盐及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1~0.5ml/kg iv对免也有镇痛效果[2,3],后者1~2m1/kg可升高家免体温[3]。10%吴茱萸乙醇提取物0.5~2.0mg/kg iv,使正常家免体温上升,并能增加四氢萘胺的体温上升作用[4]。大剂量呈茱萸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引起视力障碍、幻觉等[5]。吴茱萸0.2mg/ml具有与抗精神病药氯丙嗪10-6mol/L相似的抑制多巴胺拮抗剂螺环哌啶酮与D-2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活性。有效部位为总生物碱[6]。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本品蒸馏液及煎剂iv,对正常犬及高血压病理模型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po降压作用减弱,当与甘草配伍po时,降压作用消除[4]。10%醇提物0.5~1.0ml/kg iv,兔血压出现短暂而轻微的升高,同时呼吸兴奋,并能增加颈动脉的血流量[7]。01%的异吴茱萸碱盐酸盐对兔血压无明显影响[3]。去氢吴茱萸次碱每分钟0.75mg/kg麻醉大鼠iv,具有显著的降压及减慢心率作用,其降压作用可被PG合成抑制剂消炎痛及PG阻断剂Polyphoretin phosphate部分或完全的消除。故去氢吴茱萸次碱的降压作用是通过PG合成而间接起作用的[8]。吴茱萸水提物20g/kg ig给药,能明显延长大鼠血栓形成的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此作用与所含的去甲乌药碱有关[9]。 ③对 的作用 从水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的微量成分脱氧肾上腺素(对羟基福林Synephrine)能使小鼠离体 呈松弛状态。在本品碱性组分除去对羟基福林后,对小鼠 肌呈明显的收缩作用[10]。吴茱萸次碱的分解产物芸香碱有较强的 收缩作用[11]。去氢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0.6~0.66μg/ml及<1.0μg/ml均能收缩离体 平滑肌。其作用不能被阿托品(3×10-8mol/L)阻断,但能被甲基麦角酰胺(3×10-9mol/L)阻断,提示两成分为5-羟色胺激动剂。去氢吴茱萸碱2.4mg/kg大鼠iv,能使在位 引起阵挛性的有规则的频率和强度收缩,强度与剂量呈线性相关[12]。 ④杀虫、抗菌、抗病毒作用 水煎剂、醇及乙醚提取物,在体外有杀死猪蛔虫、蚯蚓及水蛭的作用[13]。煎剂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颜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14]。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5]。对感染哥伦比亚SK株病毒的小鼠尚有抗病毒作用[16]。
参考文献[1]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6;8(1):17。[2] 岐阜医记(日) 1954;1:301。[3] 岐阜医记(日) 1957;5:278。[4] 和汉生药.广川书店,1971;145。[5]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119。[6] 药学杂志(日) 1988;108(5):450。[7]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58;140:683。[8] Am J Chin Med 1982;10(1):75。[9] 西北药学杂志 1990;5(2):9。[10] 生药学杂志(日) 1979;33(1):35。[11] 中华医学杂志 1936;22(6):397。[12] J Nat Prod 1980;43(5):577。[13] 中华医学杂志 1948;34(10):437。[14] 中华医学杂志 1952;38(4):315。[15]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4):286。[16] CA 1967;67:61622j。
药性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辛,温。” ②《别录》:“大热。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辛,大热。有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少阴、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胃、大肠、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主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郃。”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⑦《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②《本草蒙筌》:“肠虚泄者尢忌。” ③《纲目》:“走气,动火,昏目,发疮。” ④《本草经疏》:“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黄连,治肝火犯胃以致肝胃失调而见呕吐,吞酸.口苦,胁痛等症。 ②配宣木瓜,治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痿软无力,疝气腹痛。 ③配当归,治妇人胞宫虚寒之月经延期,量少,色黑,少腹冷痛及疝气疼痛等症。 ④配五味子,治脾肾两虚,五更泄泻。 ⑤配小茴香,治寒性胃痛,腹痛。 ⑥配党参,治厥阴肝寒犯胃之呕逆吐酸,或寒气上犯巅顶疼痛。 ⑦配干姜,治虚寒胃痛,嗳酸,干呕吐涎,手足冷而苔白脉迟。 ⑧配苦楝子,治寒热郁结,肝胃不和之胁痛。 ⑨配乌药,治寒疝疼痛。 ⑩配肉桂,治虚寒头痛。 ⑾配橘核,治疝痛,睾丸肿硬,局部冷痛。 ⑿配煨木香,治过食生冷食物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⒀配补骨脂、肉豆蔻,治脾肾阳虚之久泻或五更泄。 ⒁配艾叶,治妇女小腹冷痛,宫冷不孕,崩中漏下,经行后期等症。 ⒂配槟榔、生姜,治寒湿脚气疼痛。 ⒃配炮姜,治虚寒干呕不止。
方选和验方: ①吴茱萸汤(《伤寒论》)治阳明胃寒,食谷欲呕,胃脘作痛,吞酸嘈杂,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者:吴茱萸30g,人参42g,生姜84g,大枣12枚。水煎去滓,分3次服,日3次。 ②温经汤(《金匮要略》)治瘀血阻滞,致经水淋漓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或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吴茱萸42g,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各28g,半夏15g,麦门冬30g。水煎,分3次服。 ③《伤寒论本义》:“治寒热呕吐:吴茱萸、干姜、黄连各3g,水煎,分2次服。” ④四味萸连丸(《证治准绳》)治腹胀,噫气吞酸,食不能化:炒吴茱萸、炒黄连、神曲、荷叶各等份。为细末,煮神曲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20丸,白水送下。 ⑤攻积丸(《杂病源流犀烛》)治诸积:吴茱萸、干姜、官桂、川乌各30g,黄连、橘红、槟榔、茯苓、厚朴、枳实、菖蒲、人参、沉香、桔梗、琥珀(另研)、延胡索、半夏曲各24g,巴豆霜(另研)15g。为细末,以皂角180g煎汁泛丸,梧桐子大。每服2.4~3g,姜汤送下。 ⑥吴茱萸丸(《全生指迷方》治呕而哕者:吴茱萸30g,陈皮60g,附子15g。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开水下。 ⑦奔豚汤(《备急千金要方》)治气奔急欲绝:吴茱萸30g,桂心、芍药、生姜各1g,人参、半夏、川芎、石膏各1g,葛根、茯苓各2g,当归120g,郁李根白皮500g。水酒煎服。 ⑧固肠丸(《世医得效方》)治滑泄,昼夜无度:吴茱萸、黄连、 壳各等份。为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米汤送下。 ⑨茱萸丸(《外台秘要》引《延年》)治心痛:吴茱萸、附子、干姜各45g,白术60g,桂心、川椒、人参、炙甘草、当归、黄芩、陈皮各30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15丸,1日3次。 ⑩萸瓜汤(《卫生家宝》)治霍乱吐泻,其症饮冷失饥,或乘车舟,动伤胃气,头旋眼晕,手脚转筋,须臾不救:吴茱萸、木瓜、食盐各15g。同炒焦,水煎,冷热随意予,服药入喉即止。 ⑾茱萸膏(《三因极-病证方论》)治脾劳虚寒,气胀咽满,食下不通,噫宿食臭:吴茱萸30g,白术150g,猪膏150g,宿姜汁240g。前2味为末,纳姜汁于猪膏中,煎成胶饴,每服一大匙,食前温酒调下。 ⑿奔命丹(《局方》)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500g,(125g用酒浸,125g用醋浸,125g用汤浸,125g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60g。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 ⒀神效金髓丹(《太平圣惠方》)治冷劳,及冷气诸疾:吴茱萸1500g,水淘晒干,以浓酒1000ml煮,酒尽摊开,以盆合之,以灰四面焙之,勿令泄气,微火炒干研末,醋煮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生姜汤下。 ⒁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1):“治高血压病:胆汁制吴茱萸500g,龙胆草醇提取物6g,硫黄50g,醋制白矾100g,朱砂50g,环戊甲噻嗪175mg,混合研成细面。先将肚脐用温水洗净擦干,取药粉200~250mg,敷入,盖以软纸片、棉球,按紧再用普通胶布固定,每周换1次。” ⒂吴萸胡椒散(陕西中医 1988;(1))治婴幼儿腹泻:吴萸6g,苍术7g,白胡椒2g,肉桂3g,枯矾3g。共为细末,分3份,每次用1份,以食醋适量调匀置于神阙穴(脐孔),外用麝香止痛膏(市售)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⒃吴萸丁香散(陕西中医 1989;(31))治小儿泄泻:吴茱萸、丁香各1份。将上药研末混合,取12~25g,用黄酒和药调合成糊状,装在容器内,火上稍加温,烊化后敷于患儿脐部,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用2~3次即可。 ⒄四川中医 1989;(8):“治重症失眠:吴茱萸、人参(先煎)各9g,桂枝、陈皮各10g,生姜18g,大枣12枚。水煎,日1剂。” ⒅江苏中医 1989;(11):“治肾绞痛:淡吴萸9g,边条参10g(另炖总入)。淡附片12g,清炙草5g,小茴香、台乌药各15g,生姜汁1匙(冲)。水煎服。” ⒆吴萸止痛汤(浙江中医杂志1990;(4))治坐骨神经痛:吴茱萸12g,郁金、全蝎、炙甘草各10g,木瓜30g,牛膝、白芍各15g,蜈蚣2条。根据症情加味,连服2月。
单方应用:①《兵部手集方》:“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15g,水450ml,煎7分,顿服。纵浓,亦需强服。” ②《圣惠方》:“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7次,焙),干姜(炮)等份。为末,汤服3g。” ③《千金翼方》:“治头风:吴茱萸45g,水1000m1,煮取600ml,以绵拭发根。” ④《朱氏集验方》:“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7次)、茯苓等份。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热水下50丸。” ⑤《圣惠方》:“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15g,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⑥《濒湖集简方》:“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 ⑦《食疗本草》:“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⑧《小儿外治疗法》:“治滞颐(流口水):吴萸子3份,胆南星1份。上二药共研细末,临睡前,洗净脚揩干,取药末30g,用陈米醋调成厚糊状,分成两份做成饼,敷贴两足心涌泉穴,外用布包扎,每次12小时,一般3~4次即可。” ⑨江苏医学 1976:(5):“治消化不良:吴茱萸粉2~3g,用食醋5~6ml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将四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1次。” ⑩新中医 1980;(5):“治湿疹,神经性皮炎:吴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和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湿疹在亚急性期和早期者用乙种软膏。多年慢性阴*湿疹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局部搽药,每日2次。对神经性皮炎先搽甲种软膏,再配合电热吹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⑾陕西中医 1986;(10):“治婴幼儿泄泻:取吴茱萸20g研细,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在脐周,覆盖范围是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下脘穴、天枢穴(双)、气海穴。药上盖塑料布,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药渣,再以前法继敷。” ⑿中医药研究 1989;(6):“治黄水疮:取吴茱萸30g,研细,过5号筛,再加入磺胺软膏适量调匀即可,用时涂敷患处数日。” ⒀四川中医 1990;(9):“治鼻衄:吴茱萸50g捣末,炒热调醋为饼外用敷双足心,24小时换药1次。” ⒁江苏中医 1990;(1):“治妊娠中毒症:吴茱萸研细末,蒜泥搓丸(含吴茱萸3g)贴双侧涌泉穴,并予足底热敷。” ⒂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1;(10):“治复发性口疮:患者在患疡形成不烂阶段,即在双侧足涌泉穴位尽早敷贴吴茱萸薄膜,包24小时更换1次。”
食疗:《纲目》:“治脾元气痛,发歇不可忍:茱萸30g,桃仁30g,和炒茱萸焦,去茱萸,取桃仁去皮尖研细,葱白3茎,煨熟,酒浸服。”
医药家论述①寇宗奭《本草衍义》:“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②张元素《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吴茱萸气浮而味降,其用有四:去胸中寒一也;止心痛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四也。” ③王好古:“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宜以(吴茱萸)主之,故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方治厥阴病温脾胃,皆用此也。” ④李时珍《纲目》:“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米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行者,似不然也。有人治小儿痘疮口噤者,啮茱萸一二粒抹之即开,亦取其辛散耳。” ⑤缪希雍《本草经疏》:“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成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英,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症悉除。其主除湿血痹,逐风邪者,盖以风寒湿之邪,多从脾胃而入,脾胃主肌肉,为邪所侵,则腠理闭密,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辛温走散开发,故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中恶腹痛,亦邪恶之气干犯脾胃所致,入脾散邪,则腹痛自止矣。” ⑥倪朱谟《本草汇言》:“吴茱萸开郁化滞,逐冷降气之药也。方龙潭曰,凡患小腹、少腹阴寒之病,或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或关格痰聚而隔食隔气,或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或肝脾郁结而胀满逆食,或疝瘕弦气而攻引小腹,或脚气冲心而呕哕酸苦,是皆肝脾肾经之证也,吴茱萸皆可治之。” ⑦张璐《本经逢原》:“茱萸善上,故服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其治暴注下重,呕逆吞酸,肝脾火逆之证,必兼苦寒以降之,如左金丸治肝火痰逆嘈杂最效。” ⑧张秉成《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概可想见其功。然则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无不相宜耳。” ⑨吴克潜《药性字典》:“吴茱萸治效甚多,而用为佐使尤宜。”
参考文章吴茱萸的病害防治观赏园艺吴茱萸的栽培技术观赏园艺吴茱萸的介绍观赏园艺吴茱萸的繁殖方式观赏园艺吴茱萸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吴茱萸的药用功效是如何发现的?中医中药李时珍认为吴茱萸有何功用?中医中药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兴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吴茱萸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兴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