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熊骨


药材名称:熊骨

名称出处:《食疗本草》

概况

基源:为熊科黑熊属动物黑熊或棕熊属动物棕熊的骨骼。

原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棕熊Ursus arctos L.

余项参见“熊胆”条。

生药

采集:捕得熊后,剥去皮肉,留下四脚爪上的皮毛和爪,再剔净残存筋肉,阴干。药材主产于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

加工炮制:洗净,阴干,临用时敲碎。

鉴别:一般多用四肢骨,头部、躯干部骨少用。四肢骨与虎骨相似,但较细长,质轻而松,关节亦较不发达。前肢肱骨有喙粗隆3条,下端靠近骨环处无小孔(即无“风眼”,可与虎骨区别)。后肢胫骨扁圆形,有纵棱,膝盖骨长圆形,带有舌状筋。前后肢掌部宽大,均具5爪,爪黑色;留下的皮毛呈黑色或棕色。骨的表面白色或灰白色,断面白色,粗糙不显油性,骨髓不明显,暗淡无光泽。头骨吻长而尖,鼻骨短,额骨前部较宽。后部较窄,左右额部连接部分向下凹陷,顶骨较宽,矢状脊短而不显著。齿褐色,上颚骨有门齿3对,犬齿1对,臼齿7对。上颚后臼齿很长,约为宽的两倍。肋骨扁形。

药性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微辛。”

主治:①《食疗本草》:“其骨煮汤浴之,主历节风亦主小儿客忤。” ②《四川中药志》:“能除风湿,治风湿骨节作痛。”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骨关节肿痛:熊骨、桂枝、茅术、牛膝、杜仲、防己。煎汤服。”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骨痛:熊骨30~60g,水煎服。”

食疗:《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骨痛:熊骨浸酒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振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熊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振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27157.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